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旗文化

雨夹雪:道家与道教的“和平演变”

时间:2018-05-05 20:41:43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雨夹雪

 

  据新华社4月28日报道,在甘肃省一重大项目的奠基现场,出现了贡品祭天、道士做法的荒唐一幕。28日,7名当时在场的公职人员被立案审查。对于这一事件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大多数人是支持对相关人员法办的。那么,道教作为我国的传统宗教,为什么会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笔者在这里想简单的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道家与道教在古代中国的兴衰,以供大家参考。

  一、从《老子》的三个版本说起

  年纪稍长一点儿的朋友们可能还记得,我们过去把老子的著作称之为《道德经》,不过现在一般就叫《老子》了。为什么现在要改名呢?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发掘进展打破了传统的固有观念。

  其实,今天流传的《道德经》是魏晋玄学家王弼整理修订之后的版本。因为分为《道经》与《道经》两部分,《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共81章,故称为《道德经》。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了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其中发现了帛书《老子》。其和今天的《道德经》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在这部书里边儿,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具体内容也和今天的版本有不小的差异。其中心内容并不是哲学,而是治国方针。所以在这部帛书出土后,《老子》是否能叫《道德经》这个名字就有很大的争议了。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又发现了战国时期的郭店竹简。其中的《老子》和今天《道德经》差距则更加巨大。全文并不是像汉代以后流行的5000字,而是只有2000字,但是从头到尾浑然一体,应该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著作。值得注意的是,全书中关于后世各版本中“道”和“德”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不存在,甚至连今本经常出现的“玄”、“奥”等令人难以把握的字眼都没有。如讲“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1章,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38章,讲“道生一,一生二”的42章,讲“道者,万物之奥”的62章等。显然,这样一部《老子》是决不能叫《道德经》的。

  当然,今天也有不少人不承认这部《老子》的合法性,认为其是受到了儒家学派的篡改。因为其中几乎完全没有针对儒家的内容。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今本18章的“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简本中为:“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意思完全相反。还有,今本63章的“报怨以德”在简本相当的部分就根本不存在,并没有像今本那样提出与孔子“以直报怨”相抵触的“报怨以德”的观点。

  然而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恰恰证明了这个版本是比较原始的。因为老子的创作年代虽说说法不一,但是传说当中大致是孔子的同时代人,甚至在孔子之前。试问,在孔子的思想还没有流行开来之前,老子有什么必要去针对孔子进行批判呢?一个更明显的例子是,这个版本当中没有而今本当中有很多批判后世战国时期诸子的内容,如针对墨家“尚贤”的“不尚贤,使民不争”等。这些今本的内容显然是后人加进去的。不然的话,老子怎么可能知道后世的墨子会提出“尚贤”的观点呢?

  二、道家之兴衰

  但是,这并不代表古本与今本之间没有相通之处。其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在本体论上都不再把“天”作为至高无上的本体。

  众所周知,在中国上古时代是把“天”作为世间万物的核心的,比如说在《诗经》当中,《大雅》的第一篇便强调周文王是“受命于天”的: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随着春秋时代周王的政治权威走向衰败,意识形态上的天命论也逐渐难以维系。像孔子的思想当中就是以人事为重,天命为轻。这显然是与传统的正统思想有一定距离的,不过由于孔子本人尊崇周朝的正统主义,所以并没有否定天命至高无上的本体论。但是老子却更加激进一些,强调“道”是超越天之上的本体。具体在郭店简本当中如是表述: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勥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因此,老子并不是后世的玄学家们篡改之后那一个保守倒退的形象。他其实是在当时那个年代里最为激进的叛逆者,是至少现存文献记载当中第一个系统的公开否定天命论的思想家。也正因为如此,后世主张变革的激进派思想家大都推崇老子的思想,最为典型的是韩非子。我们可能还都记得,他有一篇长期被选进课文的代表作《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韩非子讲这个故事是想干什么呢?并不是说教育小孩子应该有错就改,而是通过解读《老子》来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也就是把《老子》当中“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等辩证思想解读为“要想干大事的话,就必须要防微杜渐”。那么怎么防微杜渐呢?当然是只有通过强硬的手段才能够实现。同样的道理,要变革就必须激进,要矫枉就必须过正,不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也就是战国末年的主流思想“黄老学派”的核心观点。我们今天把韩非子称之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然而,事实上在当时以他为代表的一批人并不以法家自居,而是自称为老子的信徒。像前面的讲的这篇代表作《扁鹊见蔡桓公》全文的名字就叫《喻老》。《史记》当中司马迁也把老子和韩非合为一个列传,指出二者的世界观是相同的: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但是,道家在政治上走向成功并非其兴盛的开端,反而是衰落的开始。因为其从老子时代反对统治者天命论的批判精神,逐渐倒向了为剥削阶级歌功颂德。最终到汉初,黄老学派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由韩非子模式主张激进变革,防微杜渐,变成了主张以柔治国,对内放纵豪门贵族,对外委曲求全的新思维。反倒是被边缘化的儒家却逐渐由保守走向激进,提出了发展进取的“大一统”理论。这种情况之下,随着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取代道家思想作为正统,黄老学派就一蹶不振了。

  三、道教之兴衰

  可是,被统治者抛弃的道家反而在人民群众当中赢得了新的生命力。到了东汉时期,道教作为一种民间宗教广泛的流行起来,并且比之战国时期的黄老学派进一步发展了老子反对天命的革新思想。像汉末黄巾大起义中,张角便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显然是对老子否定天命本体论思想的革命性发挥。而张道陵为代表的道教主流派也鼓吹平等平均思想,从汉末的张鲁到魏晋的孙恩,其始终是农民起义的指针。

  随着道教在民间的广泛流行,又有一些人想改造其与剥削阶级相适应,以此来为自己谋求更好的出路。前面所提到的魏晋玄学某种程度上就是上层作为对道教流行的招安试探,把道家当中反对天命的革新思想转化为宿命论的诡辩。道教内部也出现了大批的呼应者,无论是北朝的寇谦之还是东晋南朝的葛洪和陶弘景,都是力求修正道教教义,删除其中主张平等的革命思想,增加神秘主义与炼丹方术来迎合统治阶级需要的代表。

  唐王朝是第一个公开表明道教为国教的王朝,李氏以老子的后代自居。可惜的是,也恰恰是这种做法把道教彻底坑了。在唐朝的时候,道教以炼丹长生为代表的赢取上层社会欢心的理论占据了主导,不仅坑死了李世民等唐朝好几个皇帝,还导致道教在民间走向衰落。相反,外来的佛教则从官方走向民间,先是慧能摒弃了神秘主义与苦行主义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后来百丈又抛弃了印度佛教不事生产的弊病。这些改革使得佛教在民间对道教产生了压倒性的优势。像唐玄宗时期长安有佛寺120座,道观只有10座。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唐朝结束之后,中国农民起义当中的主流思想也由道教转为佛教。最为典型的就是元末农民战争当中流行的“弥勒佛下生”。这充分体现了两者在民间影响的消涨。

  更加要命的是,从唐朝后期开始道教在哲学思辨方面的优势也逐渐消失了。从韩愈开始,儒学家们便逐渐从道教和佛教当中吸取哲学营养,到宋代发展为理学。也就是把上古的“天命”,儒学与日常社会当中的伦理和道家之中的“道”合一,作为至高无上的本体“理”。这较之传统道家的世界观显然更为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无奈之下,道教只有进一步鼓吹神秘主义和炼丹方术。可是这种追求现世长生的做法本身就是很容易被戳破的,欺骗性远不如追求来生幸福的其他宗教,所以像元代几次佛道论战当中道教都是一败涂地。这进一步加剧了道教的衰落。

  唐代以后道教在上层仍然具有一定的地位,可惜这种推崇同样对于道教是负资产。最为典型的是,北宋末年的宋徽宗自称“道君皇帝”,极为推崇道教。可这种做法不仅没有给国家带来一丝一毫的好处,反而导致了“靖康之乱”的空前耻辱。明代的另一位推崇道教的嘉靖皇帝虽然没有那么离谱,但是让严嵩等青词专家当宰相也沦为了时人的笑谈。

  从明代的两部长篇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道教衰败的必然性:《西游记》的作者是比较推崇佛教的,但是在书写唐玄奘西天取经这个最能表明封建统治者功绩的事件当中却没有进行歌功颂德,反而诸如像皇帝尊崇吃人的妖怪变成的道士这种指桑骂槐的情节比比皆是,甚至对于佛教本身也写出了不少不守清规戒律的假和尚,反映了当时社会触目惊心的黑暗。推崇道教的《封神演义》则恰恰相反,本来书写的是周武王革命这件最有利于否定正统主义的历史事件,作者却宣称一切都是天命注定的,极力为剥削阶级辩护。试想,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道教怎么可能还得到民众的认可呢?于是随着明朝的衰亡,道教也彻底走向衰败。

  顺便说一下,佛教的情况也并不比道教强出太多,只不过是50步与百步的区别。特别是到了清代建立以后,佛教普遍也转向上层路线,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玉林通琇禅师与顺治帝之间关系极为密切,以至于在民间流传着“顺治出家”的传闻。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正是这种做法使得其与民众越来越远,以致到了晚清时代,佛教也和道教一样走向全面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积极引导两者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才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但是,两者再也不可能恢复鼎盛时期那种盛况了。

  总之,从老子否定天命到《封神演义》推崇天命,道家与道教走过了一个轮回。凡是主张进步与变革,推崇民众利益的时候,其便随之兴盛,凡是主张神秘主义与宿命论,为剥削阶级歌功颂德的时候,其便随之衰败。其实,又何止道教是这样呢?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