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旗金融

社科院报告:警惕金融业高增长背后的潜在风险

时间:2017-07-29 10:33:53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

 res01_attpic_brief.jpg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财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金融业高增长:逻辑与风险》提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必须理清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的关系,探寻我国金融业高速增长背后的逻辑、潜在的风险以及化解之道。 

两大风险 

《报告》指出,近10年来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翻了一番,从2005年的4%迅速攀升至2015年的8.44%——该数值不仅高于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高于美国、英国等传统经济发达国家。值得警惕的是,2012年以来我国金融业的高增长是在制造业快速下滑的背景下发生的,这意味着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被削弱,预示着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报告》分析认为,我国金融业高增长的潜在风险主要有两个:

一是金融业自身增长与实体经济不协调的风险。表现为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偏低,使金融可持续经营的能力下降;金融工具单一和投资渠道缺乏,使金融风险在部分领域显著积聚。

二是在强化监管背景下金融部门去杠杆可能带来的冲击。需要考察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如果资金不停留在金融体系内部,是否能够进入实体经济以及以什么样的价格进入实体经济,这直接决定了“脱实向虚”能否转变为“脱虚向实”。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产生“去杠杆-产出收缩-价格下降”的螺旋式循环,即经济下行阶段的金融加速器效应,避免“去杠杆”通过“债务-通货紧缩”循环加剧经济下滑。

《报告》主要撰稿人之一、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高广春表示:“就这两方面风险而言,虽然表面上看前者是因、后者为果,但因果循环,一旦形成相互强化的反馈机制,则必须以更大的魄力推进改革,才可能打破这种循环。” 

化解之道 

高广春指出,中国金融业的这一轮快速增长,是传统宏观调控手段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不匹配、金融创新快速推进与监管改革相对滞后的不协调、股票市场剧烈波动与房地产价格新一轮上涨相结合等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集中体现。

对于如何化解潜在风险,《报告》提出了要促进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主要建议包括:首先,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配合;其次,协调推进金融领域的创新与监管、改革与开放;再次,增加金融机构与产品供给,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强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另外,遏制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严密防控资产价格泡沫,扭转持有资产比投资实业更赚钱的局面;最后,进一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让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高广春强调:“对于当前的金融去杠杆操作,需要谨慎把握其力度和节奏,既保证不因杠杆的快速去除而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又能够挤压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空间并迫使其进入实体部门,通过寻求那些富有前景的投资项目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此外,《报告》还建议,应把“十三五”时期金融业发展目标确定为8%和30%,即在“十三五”期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8%左右;到“十三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30%以上。

“把金融业占比稳定在8%左右,并不意味着金融发展的停滞,而是把金融工作的重点聚焦于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上,把直接融资占比提高至30%则能够更好地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杠杆和降成本的要求。”高广春这样说。

对于金融监管改革,《报告》建议继续保持当前监管格局,但应进一步改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一方面,从机构合并的角度看,无论是“大央行”方案还是“双峰监管”方案,现阶段都存在很大的行政操作难度;另一方面,我国当前金融业发展的复杂程度和潜在风险,可以通过提高金融监管的穿透力和加强监管协调来解决。

《报告》还特别指出,目前实行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是一种横向协同模式,建议把这种模式改为由国务院牵头的纵向协同模式,实现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公共服务提供三个方面的协同,注重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并妥善处理好部门责任与协同效率的关系。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