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旗影院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时间:2019-09-24 18:47:02  来源:察网  作者:笑志狂谈

 

▲《决胜时刻》终极预告

7月的时候,由于关注电影《烈火英雄》,所以顺带看到了同为博纳投资的电影《决胜时刻》。看简介讲的是解放战争而且以毛为主角,我就想,说不定是和电视剧《解放》差不多的风格,内容可能重复了。但是后来看了官方微博发的特辑、预告片后,发现对毛的平民一面做了很多还原,而且又提到英国军舰紫石英号炮战事件,顿时有了去看首映的兴趣。

《决胜时刻》原定于9月12日上映,后改为20日。我买了首映当天的票去看,看的过程中就觉得这部电影太出乎意料了,内容丰富,剧情分支多但不乱,既温柔又磅礴的红色巨制。本来想马上写好影评,但是第二天起来感觉电影内容太丰富,有些东西没记牢,所以一大早又去看了一次。两次看下来仍然觉得很有味道。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电影主要讲的是1949年初中央进驻北平香山后,继续推动解放战争向前进的历史故事,其中延伸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做了很多艺术创作,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解放战争进入后半段时,毛主席和他的战友同志、革命军民,以及国民党的生存状态和故事。整部电影有日常的妙趣横生,有紧张的反特务斗争,有温馨的感情线,有炮击傲慢英舰的振奋,有渡江战争场面的恢弘悲壮,有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雄浑沧桑。可谓要素齐全,可以让更多人感兴趣。下面做一些浅略评价。

一)剧情

这部电影的剧情线分支多,内容丰富,但并不乱。因为整个剧情以解放战争为背景,人物关系网以毛为核心,整个电影虽然很多剧情分支,但仔细总结,发现是以他的人物关系做外延的。

电影剧情主要分为几条交叉并进的线。

第一条是进驻北平香山后毛主席等人继续指挥解放战争,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就在这条线;

第二条是战场前线,导演用精细的道具布景,大体量爆炸和壮观的渡江场面,把渡江战役前夕的炮击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和渡江战役正式开始后的振奋人心和壮烈场面酣畅淋漓地再现了出来;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第三条线是毛主席的警卫员陈有富所处的北平反特务战线,这条线安排了许多小人物,尤其是几位形象神态各有特色的国民党特务,再现了当时国民党为阻止革命进行、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暗杀共产党领袖的危险紧张局面;

第四条线是以蒋介石为核心的国民党实权派寄希望于英美两国插手,并用暗杀手段阻挡解放战争进行、对和谈并无诚意。这条线上又有国民党傀儡派李宗仁、白崇禧,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和谈派。充分展示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和矛盾。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几条线直接关联,交叉并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展现了国共两党在决战中,一个屡被挫败、一个昂然奋进的相反状态。

二)这部电影的笑与泪

这部电影的剧情很丰富,人物和细节颇多,集合了笑点、泪点、燃点。

笑点很多,笑点担当是毛主席(唐国强 饰)和他年轻的中央警卫员陈有富(黄景瑜 饰):毛主席对陈有富严谨的安保工作发牢骚,但很关注下属晚辈的毛主席,主动询问陈有富和他的心上人——女播音员孟凡予(王丽坤 饰)相处得怎么样,并给陈有富写“求爱锦囊”,还制造机会让少有时间约会的他们可以“公私兼备”地见面,让人忍俊不禁。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当然,作为一部反映解放战争、革命历史的电影,催人泪下的时刻往往就在热血澎湃的浴血奋战和胜利凯歌中。

第一处是渡江战役前夕,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的紫石英号不顾我方警告,擅自闯入即将发动的渡江战役的战场水域,我军多次警告后,习惯了在中国横行霸道的英国强盗傲慢地认为我军不敢动手,继续行驶。之后,我军炮击紫石英号,双方进入了激烈的炮战中。最终,紫石英号被我军的炮弹炸至搁浅,伤亡惨重,不得不升起白旗投降。在这场炮战中,紫石英号以及3艘增援英舰,均被击伤。其中,紫石英号亡17人,重伤20人。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决胜时刻》里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来自其他预告片

这一段实在是振奋人心,在2013年的史诗电视剧《毛泽东》中也有影视表现,但是不如《决胜时刻》表现得激烈和精彩。

这一打,确实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嚣张气焰,让饱受欺侮的中国人为之一振。当时正在苏格兰出差的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7年“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看到了关于紫石英号事件电影新闻片,让他觉得狠狠出了一口气。看完电影后,他把腰杆挺得直直的走在大街上。他感到,祖国从过去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开始变了,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就是从那时起,他坚定了回国的决心,并立即付诸实施。回国的消息传开后,他的英国同学嘲笑他说:“中国穷,中国落后,中国没有饭吃”等等,程开甲拍着桌子怼他们说:“不看今天,我们看今后!”

第二处是渡江战役时,国军士兵用喷火枪点燃了高射炮和整个阵地,企图组织我军前进。但我军许多战士仍然奋不顾身地往前冲,他们身上着了火,像一个披着火焰战甲的勇士一样直面死亡,在枪林弹雨中疾奔。火光缀亮了他们的坚毅的目光,敌人的机枪手见此状露出了恐慌的神情(让我想起了抗美援朝时看到中国志愿军奋不顾身时的美军士兵),最后他们刚强的身躯猛力地扑倒了肆虐的敌人,让后方的战友把红旗插上了阵地。我的第一感觉就是1964年老电影《英雄儿女》里,王成孤身斗敌时响起的插曲:

【“脚踏着无边的大地,背靠着半壁青天。阵地是一片火海,背后是无敌险关!烈火金刚,屹立人间,英雄的赞歌,传遍三千里江山!将你这战斗的意志,筑成那忠心赤胆。这就是人民战士,让敌人彻底破产!”】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虽然《英雄儿女》讲的是抗美援朝,敌人不同,但这些敌人都是阻遏革命的势力,人民战士奋不顾身与反动派殊死搏斗的精神,是无产阶级的宝贵财富。

在这战斗中有一个人物,原是小警卫员田二桥,在得到主席批准回老家后,没有放松自己,而是积极参加了渡江战役,和其他战士一起奋勇冲锋,最后为了保护插上敌人阵地上的红旗壮烈牺牲。噩耗传到主席家中,主席和小女儿李讷的哭戏令人动容。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风雷激,山野震荡。云水怒,海浪翻腾。用胜利保卫和平,筑成这钢铁战线!烈火金刚,屹立人间,英雄的战歌,传遍了三千里江山!”】

第三处是任弼时拉小提琴的场景。任弼时是中共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他很早就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支持毛主席的路线。但是他为了革命工作起来不要命,加上长年艰苦的条件,他得了重病,中央决定迅速安排他去医疗条件好的莫斯科治疗。在电影里,任弼时工整地书写了邀请函给毛、朱、周、刘,给他们拉了一首小提琴曲。在琴声中,银幕上不断地插入他们五人二十多年来为革命共同奋斗的画面,战胜了诸多艰难困苦、为胜利而饮酒狂歌,催人泪下。这是一位病重的革命斗士对战友、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人民政权的不舍,他心系人民、心系战友,为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对共产党人政治立场和使命的最好诠释。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最后感人肺腑之处,就是大家听得最多的彩色高清4K修复版开国大典录像了。这一段视频真的修复得非常好,视频里的人物轮廓和面部都很清晰,画面中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林伯渠、刘少奇等领导人,还有汇聚成欢乐海洋的群众,阅兵式上整齐划一、斗志昂然的战士,拖行的火炮,隆隆行进的坦克(看到了著名的“功臣号”坦克)和在蓝天上飞过的战斗机。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决胜时刻》官方微博发的彩色高清4K修复版的开国大典录像截图

看着彩色4K修复版视频中的毛爷爷,从车上笑着走下来,和其他人一起步上了天安门城楼,看到披红挂彩,锣鼓喧天,容光焕发,笑容满面的军民,仿佛自己置身于当年充满着胜利凯歌、欢呼雀跃、容光焕发的人群中,看着伟人宣告新中国成立一样,激动振奋,心潮澎湃。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决胜时刻》官方微博发的彩色高清4K修复版的开国大典录像截图

三)画面镜头

这部电影的画面色调充满了寓示。

比如蒋介石出场的时候,分两种色调,一是淡蓝色,二是夜灯下的黄色,由于进入解放战争最后阶段,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在片里的情绪大部分都是忧愁无奈,于是蒋介石白天出场的时候,基本色调是凄凉的淡蓝色。另有一些是在夜灯下吩咐措施,色调为昏黄色。

而毛泽东在场时,画面色调就很正常,没有蒋介石的那种黯淡无光氛围,暗合两大阵营的命运和前途: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势如破竹,打得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势力节节败退。预示着革命光明的未来和反动派黯淡无光的前途。

同时这部电影的战争场面非常恢宏壮观。渡江战役前炮击英国紫石英号的爆炸场面很大,到了渡江战役开始后,在夜色中我军千帆竞渡、敌方战斗机不断轰炸、双方密集的炮火子弹在江面上划出耀眼光芒,不时照亮战士的脸庞,被溅起的浪花拍湿的我军战士听着炮火枪弹迎面而来,面不改色地射击。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四)人物

前面说了整部电影的内容很丰富,但是没有混乱,是因为整个故事的大部分都是以毛泽东的人物关系向外延伸的,所以这部电影的人物多而不多余,因为这些角色都立得住,对电影反映那个时代起到了作用:

毛和他的亲密战友任弼时的故事,以任弼时拉小提琴回顾了朱、毛、周、任、刘五人二十多年来亲密合作、肝胆相照、为共产主义事业共同奋斗的感人历史;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他和大女儿李敏、李讷、长子毛岸英的故事,以这些人物反映了毛泽东的平民一面。其中,看到毛岸英那里,不禁让人赞叹他放下架子,主动参军、学农、学工去锻炼自己的共产党人优秀品质,也因为知道抗美援朝的故事,所以唏嘘他在一年多后的不幸牺牲、英年早逝;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他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故事,如警卫员陈有富、田二桥的故事,由此外延出小警卫员田二桥得到批准回乡后参加渡江战役牺牲的故事,展现了中共和人民解放军推行土地改革、真心为人民服务,引起广大人民革命热情的情况;以及他的警卫员陈有富的反特务故事、陈有富与女播音员孟凡予的感情戏,展示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阻止革命,动用大量特务力量进行暗杀活动但被挫败的历史,同时通过毛泽东为陈有富和孟凡予牵红线的故事展现了他的平易近人、关心同志;他和梅兰芳、点心摊老板的故事,展现了他爱看戏曲的兴趣,和他作为中共领袖带头执行吃饭一定要给钱的良好作风,与国民党统治下没有公道可言的旧社会形成对比。这些故事将毛泽东平易近人和坚持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原则的人格魅力展现出来了。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虽然故事以毛泽东为核心,主要展现他领导推动解放战争的故事和人格魅力,但是其他几个人物的形象并不单薄。

如国民党阵营的三派人物,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仍然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右派实权派,调动毛人凤等保密局特务暗杀内部“叛徒”和共产党要员;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当局傀儡派;以张治中为代表的国民党和谈派。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电影官方微博发的人物派别图,对宋美龄的简介美化了她的政治行为

这部电影对蒋介石的人物塑造,以反映他在解放战争后期的悲观为主,这和前几年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海棠依旧》中的蒋介石形象很像。

对李宗仁和白崇禧,因为他们是想划江而治的国民党要员,但是最终决定权并不在他们手上,他们只能听从蒋介石在溪口摆弄。濮存昕饰演的李宗仁,颇为老态,在分析时局时有着一脸的厌倦,充分表现出他深知自己并无决定和谈还是继续战争的实权,在愤恨地说出蒋介石以下野之名让他来收拾烂摊子时,其肢体语言颇为生动。

以张治中为代表的国民党和谈派,多数时间在和中共谈判,旋斡于假和谈、真战争的国民党实权派和真诚希望结束战争的共产党之间。对共产党来说,张治中亦敌亦友,其苍白无奈的神态颇为生动。当然,这部电影点题的地方也是出现在张治中参与国共和谈的时候。张治中在谈判桌上对共产党代表说,国共两党这么多年的争斗都还是兄弟之争,但周恩来立即指出,这个比喻不恰当,两党不是兄弟之争,而是革命与反革命之争。这就准确地点明了历史史实和态度,值得肯定。

要知道在1920年代初期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国民党右派已经视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如洪水猛兽,于是在蒋介石逐渐取得实权后的国民党,在1927年4月12日发起了“四·一二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企图彻底消灭这股革命力量。

在1927-1937年的十年对峙中,国民党右派对苏区进行了残酷的围攻和屠杀。面对敌人的屠杀,共产党坚决地领导部队和群众艰苦奋斗,建成了多个苏区,也招来敌人更残酷的措施。蒋介石提出苏区“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政策,对中央苏区采取“三光”政策。蒋介石甚至发出了很多直接要求国军对苏区要采取火油烧才能彻底,因为他觉得轰炸不够彻底。这一切充分表明国民党为首的反动势力对待支持革命的人民群众是非常残酷的,切莫以为只有日寇才会对中国人民如此残忍。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蒋介石下达对中央苏区的红军和老百姓采取灭绝性政策的手令。来自台湾“国史馆”

在中共和张学良、杨虎城等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努力下,1937年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但国民党右派仍然本性不改。

1939年1月21~30日,国民党一中全会在重庆举行。蒋介石在会上作了《唤醒党魂、发扬党德与巩固党基》的报告。会议据此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并决定设立“防共委员会”。决定设立党政军一元化的国防最高委员会,由蒋介石任委员长。委员长有极大权力,“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还决定要彻底清查与整理户籍、保甲,健全保甲制度。规定要以保甲为单位,强制民众推行“国民抗敌公约”,宣誓“服从最高领袖蒋委员长之领导,尽心尽力,报效国家”等。

这次会议标志着国民党政策重点由抗日转向反共。会后,国民党根据会议确定的方针,陆续制定了《防制异党活动办法》、《异党问题处理办法》、《处理异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反共文件。严密限制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言行,不断制造反共磨擦事件,接连发生博山惨案、深县惨案、平江惨案、确山惨案等袭击和杀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或后方工作人员的严重事件。

1938年秋,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到鲁北,奉命与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建立反共的“冀鲁联防”。1939年3月下旬,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和其他干部及护送部队(2个连)共200余人,由胶济路北赴鲁南受训。30日晚路过博山(今属淄博市)以东太和庄时,遭国民党山东政府主席沈鸿烈指使的国民党别动总队第5纵队秦启荣所部共3000余人的包围袭击。我军除20余人突出重围外,被俘的十余人全部被活埋,鲍辉等干部战士壮烈牺牲。史称“博山惨案”。

1939年国民党河北省保安司令张荫梧部,在冀中等地不断制造磨擦,进攻八路军。是年6月11日,张荫梧率部袭击冀中深县(今深州)八路军后方机关,残杀八路军指战员四百余人,造成有名的深县惨案。当天张荫梧致电蒋介石称:

【“日军扫荡八路,在他人以为大难当前,在我以为军政开展之机会。”】

史称“深县惨案”。

1939年6月12日下午,驻湘鄂边的国民党杨森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部,派兵包围新四军设在湖南平江嘉义的平江通讯处,将新四军参议涂正坤和通讯处秘书吴贤众杀害。至半夜又将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通讯处秘书吴渊、新四军司令部少校秘书曾金声及家属赵禄英等四人活埋于黄金洞。这就是有名的平江惨案。这一惨案激起了各抗日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广大人民的公愤。8月1日,延安人民举行集会,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并通电全国表示强烈抗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表《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说,揭露和抨击了蒋介石及其党徒所犯下的罪行。史称“平江惨案”。

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特务和军队一千八百余人,以突袭方式围攻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新四军第八团留守处。留守部队被迫奋起自卫,激战两天一夜,终因寡不敌众而撤出竹沟。国民党军队占领竹沟后,残杀未及撤退的新四军伤病员、家属及当地民众二百余人,并将留守处财物抢劫一空。史称“确山惨案”“竹沟事变”。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这枚徽章是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后国民党反共历史的见证。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同志当时怀着极大的愤慨,挥笔写下了这两幅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在国民党右派的心目中,反共重于防日寇。在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从成立到覆灭的22年里,从来都把共产党视为仇敌,以合作为名,背地里行屠杀之实,欲除之而后快。然而我们这些年来却有很多战争历史影视作品把国共当作兄弟关系,实在是罔顾事实。电影《决胜时刻》能直接指明这一点,是非常让人高兴的。

五)有什么不足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是相当丰富优秀的红色电影,不刻板不枯燥,令人动情。当然,这部电影也有一些不足,就是片中的部分艺术创作和史实和电影逻辑存在潜在的矛盾。

为了反映毛主席的平易近人,过多地安排他的生活小事,比如负责安保的陈有富认为中央领导人直接去戏园子看戏太危险,那时的北平确实也是满大街的特务,但后来看完戏后,毛主席却在路边摊上愉快地吃起了东西,而且安保并不见严谨,这里的设计不大合理。这段戏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虽然说这段戏是为了反映毛主席深入群众和坚持吃饭给钱的优秀政治品质,但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去做,在电影逻辑上也说不通。

第二处不足,乃至可以说是比较大的错误,是任弼时拉小提琴这一段。固然,编剧和导演是想借此表现这位病重的革命斗士对战友、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人民政权的不舍,突出他心系人民、心系战友,为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片中的任弼时拉的这首曲子是《奇异恩典》,是一首基督教的赎罪曲,并不符合任弼时本人的信仰和爱好。

有据可查的是,在任弼时之子任远志的文章《怀念父亲任弼时和他的生死战友》中,写道1949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让他放下全部工作,由香山搬到玉泉山静心治疗,休养。中央领导人几次去看他。到了夏季,朱老总又来到玉泉山。任弼时兴致很高,建议开一个家庭音乐会。他自己弹钢琴,让大女儿远志拉小提琴伴奏,朱老总则领着其余的人合唱《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唱了没两句,任弼时也放开喉咙用俄文唱起来。

我认为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艺术创作,应该尊重其信仰,不能因为观众可能对这首曲子很熟悉(《奇异恩典》被很多影视作品使用过),就搬过来,把有神论歌曲套给这位伟大的无神论者,这样是不对的。

所以,更恰当的艺术创作,可以按照电影的做法,把任弼时的弹钢琴改为拉小提琴,这没错,但是曲子应该保留为史实中的《国际歌》,这才是尊重任弼时的做法。

尽管有一些史实错误,但瑕不掩瑜,这部电影对待基本史实的态度是客观端正的,而且丰富的元素能让平时不爱看的人也有兴趣去了解,值得推荐。

一位朋友看完《决胜时刻》后,说在电影放到彩色修复版开国大典的时候,保洁阿姨和年轻的服务员都凑了过来看。电影里的新华广播说“少数剥削者统治的历史结束了”,忆通当年与今日,他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何尝不是如此。

听着片尾雄壮的交响乐《红旗颂》,脑子里回想着彩色开国大典的画面,人群欢腾,令人激动。我捏着票根走出影院,看到艳阳照耀下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旁边是冷清的街道,只有一辆辆小轿车在忙碌。

一部温柔而磅礴的红色巨制——大学生评电影《决胜时刻》

▲去看《决胜时刻》时拍的街景一角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