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毛泽东学院

100张珍贵照片 缅怀朱德元帅

时间:2018-12-01 19:24:07  来源:中华网  作者: 解放军报记者部

 

△1959年5月,朱德与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军运动会主席台上。

△1959年5月,朱德与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军运动会主席台上。

1976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医院,

哀乐低回,哭声起伏。

90岁的朱德拄着手杖,

颤颤巍巍地站在总理遗体身旁,

满脸都是泪水,

他低声呼唤着:“恩来!恩来!”

△1976年1月11日,北京医院,朱德的最后一个军礼。

△1976年1月11日,北京医院,朱德的最后一个军礼。

鞠罢躬,他又挺直身躯,

缓缓地抬起颤抖的右臂,

庄严地向总理遗体行了一个军礼。

这个军礼,是朱德一生中

最后的一个军礼……

仅仅几个月后,

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

这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

殚精竭虑一生的开国元勋,

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朱总司令,

离开了这个世界……

100张珍贵照片,缅怀朱德元帅!

7月6日,是朱总司令逝世42周年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100个

珍贵的历史瞬间,

缅怀这位一生低调的朱总司令,

缅怀这位共和国开国元勋的

赤色武德、伟业功勋!

 

出身贫苦、弃文从戎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贫苦家庭。6岁时,长辈把送他到私塾读书,先生给他改名为“朱玉阶”。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贫苦家庭。6岁时,长辈把送他到私塾读书,先生给他改名为“朱玉阶”。

△1905年,19岁的朱玉阶到县上参加科举考试,在1000多个考生中,他竟然考进了前20名。

△1905年,19岁的朱玉阶到县上参加科举考试,在1000多个考生中,他竟然考进了前20名。

△青年朱德。朱德在顺庆府(四川南充)新学堂读了一年书,接受了现代教育。1908年春,朱玉阶回到老家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堂任教。

△青年朱德。朱德在顺庆府(四川南充)新学堂读了一年书,接受了现代教育。1908年春,朱玉阶回到老家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堂任教。

△在云南昆明时的朱德。1909年1月下旬,23岁的朱玉阶弃文从戎,他告别亲人,改名朱德,从昆明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

△在云南昆明时的朱德。1909年1月下旬,23岁的朱玉阶弃文从戎,他告别亲人,改名朱德,从昆明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

△朱德(前排左一)与云南陆军讲武堂部分同学合影。

△朱德(前排左一)与云南陆军讲武堂部分同学合影。

△1913年时的朱德。1911年8月,朱德被分配到蔡锷部下,仅仅4年就成为滇军名将。

△1913年时的朱德。1911年8月,朱德被分配到蔡锷部下,仅仅4年就成为滇军名将。

△1915年,图为任护国军支队长时的朱德。

△1915年,图为任护国军支队长时的朱德。

△1917年,朱德被任命为靖国军的旅长。然而,革命的局势,常常使立志救国的朱德陷入一种怀疑和苦闷的状态。

△1917年,朱德被任命为靖国军的旅长。然而,革命的局势,常常使立志救国的朱德陷入一种怀疑和苦闷的状态。

△1918年,朱德和孙炳文(右)在泸州合影。他们经常一起埋头书斋,共阅《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8年,朱德和孙炳文(右)在泸州合影。他们经常一起埋头书斋,共阅《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立志救国,万里寻党

△1922年在上海时的朱德。朱德在上海见了陈独秀,向他提出入党的要求,但被婉拒。

△1922年在上海时的朱德。朱德在上海见了陈独秀,向他提出入党的要求,但被婉拒。

△朱德在柏林。1922年9月初,朱德从上海驶向欧洲。

△朱德在柏林。1922年9月初,朱德从上海驶向欧洲。

△朱德与孙炳文(站立者)在柏林合影。1922年,在周恩来介绍下,36岁的朱德作为秘密党员在德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朱德与孙炳文(站立者)在柏林合影。1922年,在周恩来介绍下,36岁的朱德作为秘密党员在德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德国哥廷根时的朱德。朱德很会做四川菜,一到星期天,他就穿着围裙给大家做回锅肉吃。

△在德国哥廷根时的朱德。朱德很会做四川菜,一到星期天,他就穿着围裙给大家做回锅肉吃。

△朱德(前排右三)在哥廷根与四川籍中国留德学生的合影。

△朱德(前排右三)在哥廷根与四川籍中国留德学生的合影。

△在德国柏林的朱德。因参加革命活动,朱德曾两次遭柏林当局逮捕。1925年7月,由德国赴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回国。

△在德国柏林的朱德。因参加革命活动,朱德曾两次遭柏林当局逮捕。1925年7月,由德国赴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回国。

 

创建红军

 

与毛泽东井冈山会师

△1926年时的朱德。在北伐战争后,八一起义前,朱德在南昌创办了教育团。

△1926年时的朱德。在北伐战争后,八一起义前,朱德在南昌创办了教育团。

△1927年,朱德在南昌起义时用的驳壳枪。朱德用自己坚定的信心、钢铁的意志,保存下了革命的火种。1928年4月25日,井冈山会师后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

△1927年,朱德在南昌起义时用的驳壳枪。朱德用自己坚定的信心、钢铁的意志,保存下了革命的火种。1928年4月25日,井冈山会师后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

△朱德前排左三,毛泽东前排左二,与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同志在陕北合影,前排左五为何长工,后排左五为贺子珍。

△朱德前排左三,毛泽东前排左二,与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同志在陕北合影,前排左五为何长工,后排左五为贺子珍。

△担任红四军军长时的朱德。

△担任红四军军长时的朱德。

△1929年3月,朱德和康克清在福建省长汀县结婚,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朱德和康克清。

△1929年3月,朱德和康克清在福建省长汀县结婚,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朱德和康克清。

△1930年8月,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

△1930年8月,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

△红军时期的朱德。

△红军时期的朱德。

△朱德与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关向应(右)王震(左)的合影。

△朱德与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关向应(右)王震(左)的合影。

△1935年5月,朱德和美国女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在延安时的合影。

△1935年5月,朱德和美国女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在延安时的合影。

△1936年11月底,朱德率红军总司令部抵达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与党中央会合。图为朱德与毛泽东在一起。

△1936年11月底,朱德率红军总司令部抵达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与党中央会合。图为朱德与毛泽东在一起。

△1937年,朱德在延安给红军指战员作报告。

△1937年,朱德在延安给红军指战员作报告。

△1937年春,朱德和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在延安。

△1937年春,朱德和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在延安。

△1937年6月,毛泽东、朱德在延安接受美国进步女作家史沫特莱的采访,后来她根据采访资料写成《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

△1937年6月,毛泽东、朱德在延安接受美国进步女作家史沫特莱的采访,后来她根据采访资料写成《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

 

抗日烽火中的朱德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和朱德研究作战方针。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和朱德研究作战方针。

△抗日战争初期的朱德。

△抗日战争初期的朱德。

△1937年8月上旬,朱德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途经西安和叶剑英(中),博古(左)在红军驻西安联络处合影。

△1937年8月上旬,朱德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途经西安和叶剑英(中),博古(左)在红军驻西安联络处合影。

△1937年8月9日至15日,朱德在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期间,同周恩来(右二),黄琪翔(右三),叶剑英(右五)等人合影。

△1937年8月9日至15日,朱德在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期间,同周恩来(右二),黄琪翔(右三),叶剑英(右五)等人合影。

△1937年9月6日,朱德(后立者)和任弼时(中),副参谋长左权(左),邓小平(右坐者)等乘船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1937年9月6日,朱德(后立者)和任弼时(中),副参谋长左权(左),邓小平(右坐者)等乘船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朱德在华北抗日战场。朱德和彭德怀部署平型关战役,指挥八路军各师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朱德在华北抗日战场。朱德和彭德怀部署平型关战役,指挥八路军各师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1937年9月,朱德在山西五台山前线。

△1937年9月,朱德在山西五台山前线。

△朱德和彭德怀一起。1938年3月2日,朱德和彭德怀分别就任第二战区东路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朱德和彭德怀一起。1938年3月2日,朱德和彭德怀分别就任第二战区东路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1938年时的朱德。

△1938年时的朱德。

△朱德在太行山上。

△朱德在太行山上。

△1940年5月,朱德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1940年5月,朱德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朱德和任弼时在延安。

△朱德和任弼时在延安。

△朱德和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谢觉哉在延安合影。

△朱德和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谢觉哉在延安合影。

△朱德在延安骑自行车。

△朱德在延安骑自行车。

△朱德、毛泽东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部分人员合影。

△朱德、毛泽东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部分人员合影。△朱德与康克清在延安。

△朱德与康克清在延安。

△朱德与康克清在延安。

△1945年,朱德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1945年,朱德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向着新中国,前进!

△解放战争时期的朱德。

△解放战争时期的朱德。

△1946年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部分成员飞返延安。这是他回延安后和毛泽东、朱德在一起。

△1946年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部分成员飞返延安。这是他回延安后和毛泽东、朱德在一起。

△194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庆祝朱德60寿辰大会。

△194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庆祝朱德60寿辰大会。

△刘少奇为朱德敬酒。

△刘少奇为朱德敬酒。

△朱德给指战员作战斗动员报告。

△朱德给指战员作战斗动员报告。

△1947年夏,朱德视察晋察冀解放区白洋淀。

△1947年夏,朱德视察晋察冀解放区白洋淀。

△解放战争期间,朱德在西柏坡。

△解放战争期间,朱德在西柏坡。

△毛泽东、朱德与周恩来在机场。

△毛泽东、朱德与周恩来在机场。

△1949年,朱德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重要发言。

△1949年,朱德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重要发言。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至北平,图为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到达西苑机场时受到欢迎。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至北平,图为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到达西苑机场时受到欢迎。

 

为新中国建设

 

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朱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朱德。

△开国大典上举行阅兵式。朱德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开国大典上举行阅兵式。朱德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1949年10月20日,朱德和毛泽东等同出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部分委员合影。前排右起:陈毅、刘少奇、程潜、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粟裕。中排右起:刘斐、张云逸、邓小平、张治中、高岗、聂荣臻。后排右起:刘伯承、傅作义、蔡廷锴、贺龙、罗瑞卿。

△1949年10月20日,朱德和毛泽东等同出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部分委员合影。前排右起:陈毅、刘少奇、程潜、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粟裕。中排右起:刘斐、张云逸、邓小平、张治中、高岗、聂荣臻。后排右起:刘伯承、傅作义、蔡廷锴、贺龙、罗瑞卿。

△1949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朱德出任党的第一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图为朱德在批阅文件。

△1949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朱德出任党的第一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图为朱德在批阅文件。

△1950年6月,朱德和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休息时交谈。

△1950年6月,朱德和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休息时交谈。

△1951年,毛泽东和朱德在庆祝“七一”酒会上。

△1951年,毛泽东和朱德在庆祝“七一”酒会上。

△1952年5月1日,朱德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2年5月1日,朱德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3年10月1日,朱德总司令检阅探照灯部队。

△1953年10月1日,朱德总司令检阅探照灯部队。

△1954年9月29号,陪同赫鲁晓夫检阅三军仪仗队。

△1954年9月29号,陪同赫鲁晓夫检阅三军仪仗队。

△1955年8月15日,朱德副主席率团到达平壤。

△1955年8月15日,朱德副主席率团到达平壤。

△1955年,朱德同叶剑英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院亲切交谈。

△1955年,朱德同叶剑英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院亲切交谈。

△1955年9月27日,由国家主席毛泽东主持的授元帅军衔和勋章的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予朱德、彭德怀等共计10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5年9月27日,由国家主席毛泽东主持的授元帅军衔和勋章的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授予朱德、彭德怀等共计10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朱德和波兰少先队员合影。1955年12月10日起至1956年4月2日,朱德率代表团对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进行友好访问。

△朱德和波兰少先队员合影。1955年12月10日起至1956年4月2日,朱德率代表团对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进行友好访问。

△1956年6月,朱德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

△1956年6月,朱德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

△1957年时的朱德。

△1957年时的朱德。

△1957年1月,朱德在海南岛视察垦殖场,最早提出要开发海南岛。

△1957年1月,朱德在海南岛视察垦殖场,最早提出要开发海南岛。

△1959年4月,朱德、周恩来等在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上投票。

△1959年4月,朱德、周恩来等在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上投票。

△1959年6月23日,朱德在东北视察途中。

△1959年6月23日,朱德在东北视察途中。

△1960年3月9日,朱德在老家四川仪陇县马鞍公社琳琅大队看望社员。

△1960年3月9日,朱德在老家四川仪陇县马鞍公社琳琅大队看望社员。

△1962年,朱德与身边工作人员在中南海合影。

△1962年,朱德与身边工作人员在中南海合影。

△1964年,周恩来访苏归来,毛泽东、朱德等人去首都机场迎接。

△1964年,周恩来访苏归来,毛泽东、朱德等人去首都机场迎接。

△1975年1月,89岁的朱德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朱德出席接受国书的仪式多达40次,会见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朋友。

△1975年1月,89岁的朱德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朱德出席接受国书的仪式多达40次,会见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朋友。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1月11日,朱德怀着沉痛的心情和难以言喻的焦虑,拄着手杖,到北京医院向周恩来遗体告别,他举手行庄严的军礼,久久不忍离去。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1月11日,朱德怀着沉痛的心情和难以言喻的焦虑,拄着手杖,到北京医院向周恩来遗体告别,他举手行庄严的军礼,久久不忍离去。

朱德与家人

△朱德与夫人康克清。

△朱德与夫人康克清。

△1950年,朱德一家在北戴河海滨。

△1950年,朱德一家在北戴河海滨。

△1951年8月,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女儿朱敏。

△1951年8月,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女儿朱敏。

△1951年8月朱敏与父亲朱德在青岛。

△1951年8月朱敏与父亲朱德在青岛。

△1953年,朱德与家人在北京合影。

△1953年,朱德与家人在北京合影。

△1955年,朱敏和刘铮与朱德、康克清在明十三陵。

△1955年,朱敏和刘铮与朱德、康克清在明十三陵。

△上世纪50年代,朱德、康克清与孙子朱和平在北京香山。

△上世纪50年代,朱德、康克清与孙子朱和平在北京香山。

△上世纪50年代,朱德抱着孙辈非常开心。

△上世纪50年代,朱德抱着孙辈非常开心。

△1955年,爷爷朱德与外孙刘建在北戴河海滨。

△1955年,爷爷朱德与外孙刘建在北戴河海滨。

△1973年外孙刘建(左)陪朱德散步。

△1973年外孙刘建(左)陪朱德散步。

深切缅怀朱总司令

△朱德的最后一次外事活动是1976年6月21日,虽然已经感到身体不适,但这位90岁老人依旧用毅力强撑着,顺利完成了会见任务。回到家后,他患上了感冒……

△朱德的最后一次外事活动是1976年6月21日,虽然已经感到身体不适,但这位90岁老人依旧用毅力强撑着,顺利完成了会见任务。回到家后,他患上了感冒……

△仅仅10多天之后,1976年7月6日下午3时1分,朱德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仅仅10多天之后,1976年7月6日下午3时1分,朱德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朱德的逝世,使经历了无数磨难的中国人民继周总理逝世后,再次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图为首都各界群众在长安街挥泪目送朱德灵车远去……

△朱德的逝世,使经历了无数磨难的中国人民继周总理逝世后,再次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图为首都各界群众在长安街挥泪目送朱德灵车远去……

△1975年3月5日,89岁的朱德曾题写“革命到底”手迹。他半生戎马生涯,半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1975年3月5日,89岁的朱德曾题写“革命到底”手迹。他半生戎马生涯,半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这是朱德1976年存款清单。朱德生前不止一次讲过: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作为我的党费交给组织。

△这是朱德1976年存款清单。朱德生前不止一次讲过: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作为我的党费交给组织。

△直到朱德去世,人们才知道这位共和国元勋生前穿的是这样的破袜子。

△直到朱德去世,人们才知道这位共和国元勋生前穿的是这样的破袜子。

△甚至脚下穿的每一双鞋,也都非常破旧。

△甚至脚下穿的每一双鞋,也都非常破旧。

朱德,他一生

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分文,

却留下了比金钱贵重千百倍的

精神财富。

 

一张张照片看完了,

 

我们读懂了朱德,

 

更读懂了他对祖国、

 

对人民的深情!

 

您一去42年,

 

今天,

我们终于可以大声地告诉您:

 

我们的国家正在崛起,

 

我们的民族正在腾飞。

 

这个中华盛世,

 

正如您所愿!

100张珍贵照片,缅怀朱德元帅!

“朱德,这是一个伟大而光辉的名字。“红军之父”“永远的总司令”“中国军人的伟大导师”……这一个个头衔,彰显了他在人民军队中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

而作为将者,朱德元帅又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引导着人民军队走过坎坷,走向辉煌。

《孙子兵法》里曾经总结过“为将五德”:“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此也是朱德的为将之德。

7月6日,朱德元帅逝世42周年,让我们一起追忆这位“红军之父”的赤色武德。”

为将之智:

善谋能断,运筹决胜

100张珍贵照片,缅怀朱德元帅!

1922年出国留学前,朱德已成长为滇军名将和出色的指挥官。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他储备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断创新战略战术的能力,为日后的革命战争提供了军事保障。

朱德逐渐将军事指挥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了起来。留学苏联期间,他就客观思考了回到国内该怎样打仗的问题:“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这奠定了游击战的基本雏形。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经过三河坝之战,朱德麾下的800人成为了革命的种子,但人困马乏,缺枪少弹。朱德利用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长范石生与蒋介石的矛盾,成功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第16军第47师第140团,隐蔽在范部之中,通过合作得到了补给恢复。

1928年的“年关暴动”中,朱德打着140团的旗号,智取宜章县城,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整个湘南起义持续3个多月,参与人数超过百万,为后来红军在井冈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井冈山之后,朱德与毛泽东逐渐又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为将之信:

志坚如钢,信念坚定

毛主席与朱德在陕西宝安县合影。

毛主席与朱德在陕西宝安县合影。

朱德自追寻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以来,几经沉浮,几经坎坷,几经磨难,但是在任何困难时刻,始终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1922年,疲倦了军阀混战的朱德辞去军职,来到上海寻找革命出路。在向陈独秀提出入党请求后,却因其军阀将领出身、更需要考验的原因,遭到了拒绝。但既然认定了目标,朱德便毫不气馁,甚至远渡重洋,寻找革命之路。最终,他来到欧洲,在中共旅欧组织负责人周恩来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余部濒临绝境,军心不稳,人心思变。在这紧要关头,朱德站了出来,登高一呼,“愿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他的坚定和乐观,强烈地感染并鼓舞着每一名官兵,最终渡过难关。

正是朱德,用自己坚定的信心,用自己钢铁的意志,保存下了革命的火种,指出了光明的前途。

长征途中,革命再次面临危机。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分编成左路军、右路军一并北上。然而,当时担任红四方面军负责人的张国焘却发出了与中央决定相左的命令,放弃北上,单独南下。

朱德当时随左路军行动,张国焘南下“另立中央”时,明确要朱德表态支持自己。朱德说:“北上决议,我在政治局会议上是举过手的,我不能出尔反尔。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义务是执行党的决定。南下是没有出路的!”

1935年10月5日,在卓木碉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张国焘要朱德同志表态,他旗帜鲜明地说:“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朱毛’,在一起好多年,全国全世界都闻名。要我这个‘朱’去反‘毛’,我可做不到呀!”

在被挟裹南下的过程中,他为了保存红军实力,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斗争,最终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的大会师。毛泽东评价他:“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为将之仁:

以德服人,仁心爱兵

1949年,朱德在开国大典上由聂荣臻陪同检阅海、陆、空部队。

1949年,朱德在开国大典上由聂荣臻陪同检阅海、陆、空部队。

朱德是久经战阵的名将,但也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朱德曾说:“我带兵的特殊战术是这样的:我本人身体健康,可以和弟兄们共同生活,跟他们打成一片,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他更是和普通士兵们一道,穿粗布军装,吃糙米野菜,住草棚窑洞。

红军在井冈山立足不久,敌人甚至在经济上也对井冈山进行了封锁。为了打破敌人封锁,解决山上粮食短缺问题,红四军发起了下山挑粮运动,农民出身的朱德,挑起扁担,带头参加,每次100多里。

朱德没有高级军官的架子,这也曾经在危难之中救了他的性命。1927年11月,朱德为了与范石生接洽,亲率50多名战士进驻一个小镇的祠堂中。当夜,本地民团头目得知朱德在此,遂包围祠堂,冲进院内试图活捉朱德。当几个民团冲进来看见朱德时,见到的是满脸胡子拉茬、身穿补丁摞补丁破军衣、还系着一条围裙的不起眼的士兵。朱德沉着冷静,说自己是伙夫,骗过了民团。趁敌人不注意,开枪击毙敌人,果断脱险。

陈毅在1929年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说道:“群众及敌兵俘虏初次看见鼎鼎大名的四军军长那样芒鞋草履、十分褴褛莫不诧异,若不介绍,至多只能估量他是一个伙夫头,同时到现在伙夫头三字恰成了四军军长的诨号。”

在长征途中,朱德总是十分关心战士的生活,想尽了办法让红军从环境恶劣、粮秣无济、饥寒交迫的环境中走出来。

1935年,红军从懋功一带北上进入雪山连绵的藏区,大军几乎绝粮断炊。朱德组织、发动各部队满山遍野采摘野菜充饥。他组织了一个“野菜调查小组”,亲自带领着小组到山上或原野,找出一些认识的、可以吃的野菜,挖出带回,然后他又动员大家去找。在长征途中,居然找到了60多种野菜,还编了一个《吃野菜须知》的小册子下发到各连队。

在长征中,朱德是年龄最大的统帅,但他只要了两匹马,一匹驮文件,一匹则常常随康克清在队伍后面收容伤病员。年轻的战士们都把宽厚的朱德视为自己的慈父。红军之父爱兵如子,可见一斑。

为将之勇:

坚毅顽强,勇猛无畏

1945年4月,朱德在中共七大上作军事报告。

1945年4月,朱德在中共七大上作军事报告。

 

朱德戎马一生,他不仅善于在指挥所里运筹帷幄,而且经常身先士卒,上阵冲杀。

南昌起义军南下失败之时,部队在福建武平击退了敌军追击。当时,部队位于闽赣边界的石径岭,四处悬崖峭壁,唯一可以通过的隘口被反动民团占据。危急时刻,朱德突然出现在队伍前方,一面镇定地指挥部队疏散隐蔽,一面亲率警卫员攀上悬崖峭壁,绕到敌人身后发起突袭,将敌军击溃,打开了前进的通路。当部队通过隘口时,朱德又威武地站在一块断壁上,手握驳壳枪指挥后续部队前进。

粟裕回忆说:“朱德同志不仅是一位宽宏大度、慈祥和蔼的长者,而且是一位英勇善战、身先士卒的勇将。”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贵州土城地区对追击的川军进行阻击。朱德毅然提出到前线直接指挥作战,毛泽东不同意,朱德把帽子一脱说道:“不要光考虑我个人的安全。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毛泽东终于点头。于是,朱德出现在了前沿阵地上。

1938年,朱德任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除指挥八路军和山西新军一部外,还指挥国民党军7个师。4月初,日寇就出动3万多人分九路围攻晋东南根据地,企图围歼八路军总部和东路军。朱德灵活运用他自己概括的作战原则,以一部钳制多路来犯之敌,而我主力则把苫米地旅团压在八路军预设的河谷里,将敌截成数段,一举消灭日军2200多人。

率先垂范,英勇无畏,朱德为人民军队树立起了大智大勇的大将风范。

为将之严:

严于律己,严于治军

1952年5月1日,朱德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2年5月1日,朱德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朱德治军纪律严明,将纪律和服从作为职业军人的天职。

1913年,朱德率部戍守云南边境地区时,命令部队不准进村串户,不准偷鸡摸狗,还开除了“萎靡不振”的士兵王占标,可见其治军之严厉。从1917年至1922年,朱德驻防泸州五年,部队纪律严明,爱护百姓,剿匪安民,深得百姓拥护。

1927年10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800人抵达赣南的信丰时,一些来自旧军队的不良分子在城里吃饭不给钱,甚至拿枪、手榴弹吓唬老百姓,还有的抢钱抢物。朱德得知后,立即派陈毅查明事实,集合队伍,对带头肇事的主犯执行枪决。这样做,狠狠地刹住了起义军中旧军队的作风,同时也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了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朱德在治军上严格要求,对自己更是严上加严。他一贯主张:要实际,不要浮夸,要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办好。

开国大典时,朱德也在天安门城楼上,但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的电影、照片中,都难以找到朱德的身影,这是为何?原来,当时观礼台上人声鼎沸,新闻记者们也争先拍照。朱德发现,摄影记者只有把身子探出汉白玉栏杆外面,才拍得上毛泽东宣布这一壮举的全景。所以,记者把身体倚到汉白玉栏杆上时,他抓住记者的两腿,帮助记者完成了这一重要使命,而他把自己却留在镜头之外。

1951年朱德65岁生日时,家乡仪陇县派人到北京看望他,县里提了两个要求:一是把县城迁到朱德的出生地马鞍场,二是把仪陇县改名为朱德县。朱德听了赶紧说:“我不算英雄,只是一个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那些为革命牺牲了的烈士才称得上英雄。”在他的坚持下,仪陇县城没有搬,县名也没有改。朱德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严于自律,正是人如其名——“赤色的品德”。

朱德元帅已经逝去42年了,但其不朽的精神,一直是我们这支军队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不论是足智多谋、信念如钢、尚德仁爱、英勇无畏还是纪律严明,都是新一代革命军人应当继承的优良传统。朱德元帅的为将之德,也是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征程中所需要的精神动力。正所谓:

星火初聚乾坤转,大厦将倾只手拦。

百战洗礼浮血海,兵扫六合金瓯完。

度大如海胸襟满,志如钢铁利刃寒。

红军之父有谁人?元戎英名青史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