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旗文化

孙锡良:林校长,你可以迈第三步了

时间:2018-05-07 10:17:47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孙锡良

 

  北大,一听这两个字,我通常不只理解成“北京大学”的缩写,而是有多重意义的符号,她,既是大学,又是生产“大家”的工厂,还是中国思想的创新地,更是引领中国教育的一座丰碑。她,曾经是灯塔。

  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讲话中,林建华校长念错了“鸿鹄”中的“鹄”字,当时感觉特别诧异,因为这个词太常用了。

  后来,微信上听说他道歉了,我就选择了原谅。

  昨天晚上,我的公众号老友问起这事,我又认真看了一遍他的“道歉”,立刻让我下了个新结论:从林校长的品德看,北大这座灯塔真的倒了。

  无论现实还是网络,至少90%的人对念错字都会选择原谅,老师课堂点名经常会出现类似现象,算不得太掉格的事,学生们经常还会报以可以化之的集体欢笑。虽说“鹄”字并非生僻字,我还是认为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然而,林建华先生踏出的第二步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千错万错都是“文革”错。

  在我自己做结论前,我把这事跟正在读高中的孩子讲了。她就问我:“这个校长教什么的?”我答:“教化学的教授,还是博导。”女儿立即反问:“化学没耽误,为什么‘文革’就耽误了他这个字?难道‘文革’中不学这个字吗?”

  好,这下我可以对北大和林校长说点什么了!我就想讲一个“怨”字。

  以文见长的北大,瘦死的骆驼也该比马大,无数中国精英聚集于此,校长念错了常用字,想不被大家怨几声是很难的,全国人不怨你,北大人也会怨你的。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本是名校校长应有之举,若依此行,不仅能取得原谅,且能逆势为你加分,你没有择善而为,却选择了让人更怨你的无知——以“怨”消“怨”。怨气之至,在于人心内部分裂之证,不知言无以知人,林校长的长篇“文革怨言”就象镜子一样把自己照得清清楚楚——怨天尤人。

  北大,出了很多知名校长,孙家鼐,劳乃宣,严复,蔡元培,胡适,马寅初,周培源等。这些校长之所以为世所称道,恐怕不在于他们个人学术修养深浅,更多在于他们懂得以德育办教育,不是“放于利而行”,放于利而行则多怨,校长之怨,是北大累年积怨的总表达,北大的教育者们,几十年来从不怨自身教育缺失,永远只怨“经费不足”,它不知道今日北大的所谓光环不过是“中国最优秀人才”和“中国最先进办学条件”的堆积物。林校长的空洞、轻浮和不诚实就是北大现实形象的缩影。也许北大仍然藏龙卧虎,但这并不能掩盖这个“缩影”的存在。

  “林建华之怨”也并不是没有一点进步意义。有什么意义呢?那就是间接平反了“文革”,他让有知和无知的整个集体都明白了几十年来有关“文革”传言的“现象化特征”。

  “文革是个筐,万恶往里装”是近几十年中国恶者、伪者、庸者、无知者的最好办法。凡在那个年代死去的官员和文人都被说成是受迫害致死;凡在那个年代从领导位置上退下来的人都说自己被残酷迫害,然后为自己增添许多“荣光”;凡在那个年代被要求参加工农劳动的干部都说自己被迫害,他们用自己的“被迫害”解释了工农的长期被迫害地位;凡在那个年代违法坐牢的人也都说自己被陷害,相当多的犯罪分子得到了“平反”。言而总之,“文革”实现了对后时代的形象大一统——人格化的“秦始皇”。

  我无意于讨论“文革”对错,但“林建华之怨”诠释了“文革”的部分进步意义。

  名校如斯,中国教育何去何从?

  最后,我很想公开呼吁林建华先生勇敢走出第三步:是辞职,还是恋栈?可以选择了!

  写于2018年5月6日星期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