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旗文化

贾浅浅很浅,但文学圈的水是真深,名声都能继承,互相“拍马屁”是常态

时间:2021-02-02 20:58:21  来源:杂拌儿堂 企鹅号  作者:杂拌儿堂

 

贾浅浅很浅,但文学圈的水是真深,名声都能继承,互相“拍马屁”是常态

  202102/0212:35

 

  这真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名声这东西都能“世袭”了。

  贾浅浅,在读博士,人文学院副教授,“屎尿”文学创始人,这些名头都不及这一个:她是贾平凹的女儿。

  文学是一个人脑子的创造,怎么就能顺理成章的转移到下一代身上,这是科学的奇迹啊。

  

  当看到有些知名作家,夸张的评价贾浅浅的诗有多好,我终于明白在文学圈里,互相吹捧就是这里的“硬通货”。

  不同于金钱往来只能存在于阴影面,“吹捧”在文学圈那是放在明面上的东西,万万不能背后说人“好话”,否则对方怎么知道呢。

  他们的胆量,其实就源于“文无第一”的思想,我就是觉得好,你觉得不好,那是咱们审美不同,没有高下之分。

  所以夸赞就成了“送礼”甚至是“投名状”,看看下面几位“大家”对贾浅浅的评价,学习一下高端拍马屁是什么样的。

  

  何言宏说,“贾浅浅的诗歌写作已经在抒情性倾向和对光的突出书写方面超越了......,在继续表达女性黑夜意识的同时,进行了非常可贵的诗学变构”。

  卢辉认为,贾浅浅的诗集《椰子里的内陆湖》,有一股“通向内心秘境的回流”。

  陈晓辉称贾浅浅属于“生而知之者,天成的诗人,像一只轻盈的百灵“。

  看完三位的评价,望着草泥马远去的背影,我默默打开了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我要重新学习,如何拍一个响亮的马屁!

  

  对某些缺失节操的文学作家,说这些话没有任何的损失,因为圈子外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而圈子内,自然有一套生存法则。

  显然,他们处于“食物链的上层”,所以有恃无恐,“脸”掉了可以再捡起来嘛。

  而相对于处在风口浪尖的贾浅浅,未来的她会在文学之路上越走越窄吗?起码短期时间内是不会的,因为她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研究其父亲贾平凹。

  

  她的作品也多见于围绕她父亲的文学,书法甚至是私生活。她的硕士论文《生命的言说与意义--试论贾平凹的书法创作》就是如此。

  我觉得这是文学圈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然这不能跟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相比,也不能和古代文人的探索相比。

  69岁的贾平凹还在世呢,有tm什么好研究的,直接问他不就行了,贾浅浅能研究的也必定是优点,缺点也不能公之于众,这是糊弄读者呢?

  两年前,贾浅浅还和方方等人,合著过一本名为《我们的父亲》的书,这不就是小学生命题作文《我的爸爸》升级版吗?

  

  但是,奇怪就在于,这种“外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形式,在文学圈里极其有市场。

  所以,贾浅浅虽然被推上台面,而且大众对其不算友好,但并不影响她的职业前程。

  相信熬到一定时间后,她会从贾平凹担任院长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升至教授,成为院长也不是不可能。

  文学什么时候也成为了可以世袭的东西了?金钱可以继承,毕竟市场认可的是价格。

  

  那么,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呢?功利的看,它的作用有三:

  第一,以文载道,这是文化传承的载体,经、史、子、集的流传于世,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的性格。

  第二,以文动人,类似于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让读者体会到虽身不至,但情至,是一种体验的传递。

  第三,以文娱人,通过小说等形式所构建的故事来娱乐大众,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和享受。

  但是,文学绝对不是哗众取宠的卖弄,它是很神圣的所在,通过炒作终究是一时的。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网络传播的高速,读者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如果像贾浅浅之流,还幻想通过继承下来的名气糊弄读者,那就是作茧自缚了。

  不就是写诗吗,我也会啊

  《诗人如我》

  如果

  给我一个

  回车

  键

  我写的

  诗句

  能让你

  忘记时间

  欢迎留诗一首,随缘关注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