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我是一直晓得的,感觉名声挺大,特富有。当然媒体也没有说过为何富有,我也不是特别关注。只是偶尔一闪念中,会有想当华西人念头。机缘巧合当得知,乌有组织华西村旅游,并且还有何平老师关于三农问题的讲座时,我就欣然参加了。

  一进入华西村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林荫大道;两边是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的别墅群。使我惊讶的倒不是繁花似锦的绿化,也不是别致的别墅。想必,使人不由得惊叹的是其别墅的数量。如果,多一些门岗保安,那么一定会意为自己进入高档住宅区,居住的人非富即贵。当然,农村固有的概念早抛到九霄云外了。

  我们是居住在一幢塔式建筑物内的客房。这种塔式建筑物有八幢,每一幢的功能各不相同。塔式建筑群与周围欧式别墅及那幢高达328米的最高楼显得不是很协调,塔式大概来自道家文化的元素。在塔式建筑群的中央是幸福园,幸福园中摆放着各种文化元素的代表人物及建筑。我想,这些文化的原教旨主义者聚在一起一定会争论不休的。当然,有一些会在求善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互相尊重。当初,估计是设计者想尽可能的把各种文化元素放入幸福园中,从而体现出包容的意思。可如此,幸福园所表达的核心文化就失去了主体性,整个幸福园就显得格局小了。

  其实,我是理解吴仁宝老书记的无奈的。现实就在眼前,如果吴仁宝不当书记,土地承包了;乡村企业私有化了,那么华西村的工业就不会反哺农业,农业还会良性循环吗?华西村会共同富裕吗?显然,这个答案是无需探讨的, 也是无需回答的,每个人都很清楚!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是共富路线的群众基础,当共富文化没有成为华西村的主导文化时,华西共富之路就更多依赖继承者的个人品质与智慧。以后究竟如何,对于外人来说真是不晓得,天知道。

  吴仁宝的讲话特点是把深奥的道理化繁为简,用农民式的语言表达出来,使每个人一听就懂,并且在具体制度上得到落实,这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拥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一声叹息,吴仁宝老书记施展才华的平台太小了。看过《吴仁宝箴言》或听过老书记讲话的人就明白,他是一位坚定的毛主义者。吴仁宝老书记知行合一,切切实实的把蛋糕分给了每一位村民,华西村的村民真是有福之人。当今社会,每一个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归根结底共同富裕是最重要的指标!陈永贵、吴仁宝、王宏斌都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只是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个人运用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吴仁宝老书记侧重于毛泽东思想的灵活性;王宏斌书记侧重于毛泽东思想的斗争性,他们的立场都是一致的,人民立场共富路线!

  众所周知华西村很富裕,可究竟有多富裕,想必大家也挺好奇的。大概这是个常见的要求,导游爽快的答应我们参观一家农户,当然二楼是卧房不属于参观范围。当进入一家农户参观时,的确被眼前,别墅内部装潢所震惊。如果不是在书房桌上看到小学生的学习资料及车库四周柜子上堆放着充满生活气息的杂物,我真是不敢相信这是华西村普通农户的家。我估摸着,在二三线城市这得是千万级的,如果是北京、上海这类城市则得五千万级的。大家在参观的同时也围着女主人唠嗑家常。女主人抱怨着打扫卫生的辛苦,这当然理解,红木色的地板;米黄的花岗岩地砖,四百五十平的使用面积,的确够累人的。我打量着女主人,大概五六十岁,肤色很好,没有同龄人那种沧桑皱纹。一句话,就是我们常说富贵相。看来,生活很轻松,心态也很平和。近期有人说,华西村的富裕不可复制。我认为,华西村这种近乎奢侈的富裕倒也是没必要复制,但,华西村的集体所有制的共富之路是可以复制的。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在以人为善的能人眼里,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走在华西村的街道上,不由得想起在他乡打工的农民兄弟。绝大多数,他们融入不了城市,也脱离了农村。只要看到特色春运就明白,那是他们在寻找自己的根。我晓得华西村、南街村是没有村民出去打工的,至于其他农村情况,还是听听何平老师的泣血呐喊吧——《警惕农村城市化走向极端》。农村是中国发展的根基,当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工厂打工,我们的工业反哺农业了吗!我们的工业为何要为全世界的需求,尤其是西方国家的需求配置!难道美欧的印刷机是阿里巴巴的“芝麻门”!

  毫无疑问,华西村是一座城市,并且已有财富的虹吸效应,谁也不会认为她是乡村。自古以来,城市化一直在进行着。私有制之下,无非是战略要塞;交通枢纽;贸易集散地;以自然资源的优势,从而形成城市。公有制之下是全社会的集约有效配置,扶持出内生的“造血功能”,从而形成城市。想当然的圈圈地,集中一下人口就城市化了,那么“城市化”绝对是遮羞布!祸国殃民!食肉者,历史会记住的!欢迎交流,谢绝“喝茶”,没空!

  墨家之言(新浪、网易、QQ:5547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