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恩斯•德乌加特 魏 文编译

  第九个失败的国家

  根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排名,伊拉克是第九个失败或失落的国家。索马里、刚果、苏丹、津巴布韦等都在这个名单中。伊拉克最糟糕的数据与国家的军事化有关(大量的安全部队和军人),与国内的冲突(政治团体之间、部族之间或是宗教之间)和分成派别的精英(领导人只对他所代表的团体负责,很少代表全体公民)有关。2007年在世界上最糟糕的国家的排名中伊拉克曾列第二位。

  一天炸死56人炸伤200多人

  本周二逊尼派反叛者发动的最新一轮袭击造成56人死亡和200多人被炸伤。多数是汽车炸弹被引爆发生的爆炸,针对的是什叶派的居民。死亡人数最多的地方是劳工和社会事务部门前。

  很显然,现在伊拉克的暴力少于2006-2007年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发生内战最糟糕的年份。但是,国家已经处于一种经常出现暴力事件的状况,各地区死亡数字不尽相同。巴格达省继续是暴力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在受害人数几个月内有所下降以后,又突然增加。2012年3月至5月巴格达的死亡人数下降至44人、54人和49人,低于平常月份的死亡的人数,可是到6月猛增到147人。

  伊拉克政府没有能力在本国消灭基地组织和其他的反叛团体,但是后者也不能连续很多个月保持进攻。从相对的意义上说,摩苏尔城的暴力超过首都巴格达,但是那里炸弹的袭击比平常少,更多的是枪战。

  总理马利基只得到24.2%的选票

  诺里•阿-马利基总理控制着伊拉克的政治生活,可是他领导的联盟在2010年的大选中只得到24.2%的选票。马利基坚持的格言是“伊拉克只能靠铁腕进行统治”。他的统治是十分残暴的,暴力事件连续不断。总理支持派别政治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只投票给自己的政党,不与其他的选择发生争执。

  权力在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之间分配,逊尼派被排除在外,从最初的选举开始一直如此。基本上,什叶派从巴格达控制着中央政府,与此同时库尔德人在北部地区享有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治。马利基作为什叶派主要的领导人,他握有权力,特别是控制着安全部队和军队。

  反对恐怖主义的立法是一个决定性的杠杆,政府靠它保持对敌人的控制,特别是对逊尼派的控制。法庭以歧视的方式对逊尼派执行法律的第4条:任何人参加恐怖活动或是推动或资助恐怖活动将被判处死刑。任何人掩盖这些罪行将被判处无期徒刑。

  反对恐怖主义的法律被用来消灭政治上的对手,比如副总统哈什米(逊尼派)就在土耳其避难,这是为了逃避因被揭露信任度可疑而招致逮捕。马利基的其他敌人受到威胁,可能遭到同样的命运。揭露在警察局进行拷打的案件很多。警察用武力让嫌疑人坦白不难。

  政府没有取消法律第4条的起码的意愿,尽管逊尼派团体举行抗议。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得到库尔德人政党的支持。

  2005年伊拉克恢复死刑。从那时以来已有447人被处死。仅在2012年就有129人被处以绞刑。现在有数百人在死亡线上。

  60万外国朝圣者

  每年有大量的信徒到什叶派伊斯兰的圣地纳亚克和克巴拉朝圣。朝圣人数最多的时候是纪念侯赛因在克巴拉战役中死亡的日子,在那里公元680年奥梅亚的哈里发(伊斯兰国家的君主)打败了我们可以称之为什叶派的创始人的先辈。朝圣者多达数百万人,他们中可能有60万外国人,多数来自伊朗。

  伊朗和伊拉克(什叶派统治下的伊拉克)之间的宗教联系是牢不可破的,其基础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先驱的思想坚定地刻在两国的文化中。美国的新保守派认为,面对其他的阿拉伯逊尼派政府,一个没有侯赛因•萨达姆和由什叶派统治的的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的自然盟友。美国一些极端无知的政治家如沃尔福威茨认为,新的伊拉克在未来可能承认以色列国。

  现实是非常不同的。新的伊拉克领导人在萨达姆独裁政权期间就得到伊朗的支持。他们掌权以后与德黑兰的关系历来是非常好的。因此,有人说伊朗是伊拉克战争政治上最大的赢家。80年代萨达姆发动了对伊朗的战争,其他的国家摆脱了被仇视的萨达姆,这使得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在巴格达掌权。

  自从美国军队撤走以后,华盛顿在伊拉克的影响力已经下降。美国甚至没有在对伊朗因其核计划而实施制裁的运动做到让伊拉克对孤立伊朗提供合作。

  预算推迟6个月未获通过

  2012年10月伊拉克政府提出了今年的预算草案,但是到今年3月7日过了6个月仍然没有通过。推迟通过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与库尔德政府之间关于在库尔德斯坦应当收到在北部地区运营的石油公司的补偿争执不休。库尔德人要求补偿35亿美元,巴格达只给6.5亿美元。

  首都并不过于慷慨,但是必须注意到多年来它一直在指控库尔德人与外国公司门单方面签署协议,或是简单地通过自己的帐号出售部分原油产品。

  最好的情况可以说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为争夺基尔库克城而发生一场内战。实际上,这场冲突没有解决,因为两个团体中的任何一方永远不会放弃它对这个城市的控制,但是至少至今这种“冷和平”保持下来了。

  伊拉克国家95%的收入来自石油

  伊拉克国家95%的收入来自石油。对石油的依赖是绝对的。最后一部预算以是日产原油290万桶每桶平均90美元的价格为目标确定的。在很多情况下,政府承诺它的目标是使收入来源多样化,正如许多石油国家经常说的那样,但是没有多大成效。国内生产总值的60%来自石油。

  2012年10月和11月,伊拉克每天生产262万桶原油。这不仅意味着大大超出遭入侵以前的生产水平,而且高于80年代以来的生产水平。多数情况下原油日产量在200万桶以上,来自南方的油田。今年1月原油日产量下降到235万桶。如果投资超过国家的投资能力,伊拉克可能达到它最高的生产能力。

  在任何情况下,根据现在的原油价格,这确保不断的资金投入。仅在1月份,国家从石油部门收入76.72亿美元。

  2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伊拉克23%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官方提供的另一个数据,仍在上升,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否认最近几年有所好转。201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研究透露,2011年根据3.6万个家庭提供的数字表明了这方面的某些进展。5岁或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当年达到37‰。低于一年前世界卫生组织记载的45‰。现在几乎所有的的产妇都能在医院或诊所生孩子,甚至是在农村里。当局统计的孩子占总数的99%。

  关键是注射疫苗。18个月至29个月的孩子只有一半及时注射疫苗。许多孩子的生存条件是可怕的。由于营养不良,四分之一的儿童遇到成长的某个问题。极端营养不良的孩子占4%。

  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的统计,有190万伊拉克人挨饿。这占人口的5.7%,4年以前这一比例为7.1%。

  在小学里,上学的女孩子大幅度增加,与男孩子几乎到了1比1 的比例。但并不能确保学校的成功。90%的儿童开始初级教育,但是坚持到毕业的学生只有40%。在农村这主要影响到女孩子。显然,国家需要更好的学校,但政府没有提供这类学校。

  要从过去的落后状况恢复过来是困难的。15至25岁的女青年30%是文盲。

  官方的失业率为10%

  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10%,但是没有任何人相信这个不现实的数字。一些独立的分析人士认为失业高达35%,但是实际的失业比例是不可能知道的。2008年公共职员就业占全体就业人员的43%,是世界上最低发展限度的国家中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在实践中在行政部门的就业是一种公共控制和保持当地头目为政府服务的方式。

  在说明为什么国家靠轻易得来的石油资金维持生存时,行政管理没有竞争和无能是最明显的因素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看法,对做生意来说伊拉克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国家之一。每个部就是一名政治首领的一个堡垒,它的主要功能是给他们的支持者提供就业岗位,对于申请许可的人则制造所有各种类型的障碍。

  卫生部只支出投资预算的58%

  到了年底没有完成当年投资的拨款是常有的事情。2011年卫生部只支出预算拨款的58%,教育部完成57%,住房部完成70%,工业部完成94%。大的工业项目容易发现创造就业的能力。教育和卫生的社会支出没有从来自石油的收入中获得很多,因为行政管理没有能力,也没有有素质的人员。

  土耳其向伊拉克的出口达108亿美元。

  土耳其继续是伊拉克战争在贸易上的赢家。这个国家对伊拉克的出口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108亿美元,对土耳其来说,它的邻国已经变成一个重要的市场。只有对德国的出口多于对伊拉克的出口。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从来不好,但理所当然的是土耳其的企业从伊拉克增加石油生产得来的更多资金中获利。不仅贸易是这样。土耳其的公司2012年参与伊拉克基础设施的项目投资35亿美元。

  (《环球视野》摘译自2013年3月21日西班牙《起义报》)

  链接一:伊战给美国留下怎样的遗产

  江亚平

 

  3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启程前往中东,这是他连任后的首次出访。同一天,也是伊拉克战争爆发10周年整。不知道当他飞抵中东上空时,是否能依稀听见10年前伊拉克战场枪炮的余音?

  硝烟虽已散去,但反思很有必要。当美国时任总统布什2003年5月1日在航母“亚伯拉罕•林肯”号上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时,伊拉克战争其实才刚刚开始。据美联社统计,截止到美军2011年12月15日正式从伊拉克撤军,战争共造成近4500名美军官兵死亡,超过10万伊拉克人丧生。

  除了沉重的生命代价,金钱代价也十分高昂。据美联社报道,过去10年里,美国斥资600亿美元用于伊拉克战后重建,平均每天花费超过1500万美元。而另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计算,10年来的总开支——包括军费、使馆开支和重建及援助等,已达7670亿美元之巨。美国人自己都承认,美国在伊拉克花钱太多,回报太少。

  那么,如此巨大的代价究竟给伊拉克带来了什么呢?今天的伊拉克,仍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地方势力各自为政,教派冲突持续不断,恐怖爆炸时有发生,百姓苦难伊于胡底。连当时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最近在反思这场战争时也不得不承认,10年后再回顾伊拉克战争,其结局的确不是当年他所希望的那样。

  事实上,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评论,“10年过去了,美国、英国和中东地区至今仍生活在那个灾难性决定的阴影下。”英国《卫报》报道说,多数英国高官普遍认为这场战争“极不负责”,伊战师出无名,乃美国之耻辱。

  让美国人尴尬的是,当时他们千方百计绕过联合国发动战争,本是为了制止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却发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不存在,美国人打了一场师出无名的战争。这不仅让美国人劳民伤财,也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丧失了信誉。

  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媒体都在反思这场战争。澳大利亚罗伊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罗格文最近撰文指出,他过去一直认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是正确的,还为此辩护。经过多年反思,他终于发现这场战争在战略上、政治上、人道上都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这根本不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所谓的“先发制人”战略让美国一次又一次地犯下“战争罪”。

  更糟糕的是,这场战争的后遗症仍频繁发作。美国人撤离伊拉克后,留下的是一个支离破碎、创伤深重的国家。虽说结束了战争,但却没有带来和平;虽说结束了独裁,却没带来真正的民主。政治危机、机构腐败、教派冲突等如影随形。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人贸然打开了中东的潘多拉之盒,却又没能把魔鬼重新抓回去,这便是中东迄今动乱不已的一个重要原因。

  反思之余,最伤心的当属那些战死疆场官兵的家属,痛失亲人本已足够悲伤,但当他们发现,为所谓“正义”事业捐躯的数千将士实际上只是一个错误政治决定的牺牲品,该是何等凄凉、何等哀伤!英国《金融时报》认为,“攻打伊拉克大概是(美国)二战以后犯下的最严重的外交错误。”

  如果说伊拉克战争对美国还有一点益处的话,那就是这场战争可以让美国人进行深刻反思,并在今后的外交决策中汲取教训。

  伊拉克战争,需要总结的太多,留下的遗产太沉重。奥巴马此次访问中东,伊拉克并不在议程之中,但希望伊战的遗产能对奥巴马此次访问有所助益。毕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3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

  链接二:伊战十年 美国仍在争论对错

  温宪 陈宪忠 黄培昭 青木 孙微 陶短房 刘畅

  “应该有一座伊拉克战争逝者的纪念碑,但值此十周年,我们更要立一座纪念碑,记住那些策划、挑起和煽动战争的人”。美国《赫芬顿邮报》用这样的语句评论3月20日这个伊拉克战争爆发10周年的日子。这个日子无论对伊拉克还是美国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记忆。伊拉克至今仍处于混乱之中,19日的一波爆炸给伊拉克战争之后数百万计的死者名单中又添17个名字。在美国,这场战争则意味着约4500名美军士兵的生命以及3万亿美元代价,这样的代价使美国至今仍陷入复杂的争论之中,一半以上的美国人认为这是“错误的战争”,而众多美国学者则只以“好处少得可怜”来形容这场战争。中国国际问题学者称,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中东,这种由外来力量从形式上建起“刺刀下的民主”只能打开潘多拉魔盒。这样的教训对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发生“阿拉伯革命”的中东国家都是一种启示。

  美国阿灵顿公墓与伊拉克“大锤男”

  3月15日,紧邻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第60区内,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安德鲁•约翰逊夫妇久久地坐在一座簇新的墓碑旁。他们的儿子戴维2012年1月25日在阿富汗身亡,年仅24岁。第60区内集中埋葬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中死亡的美军官兵,不少人是“90后”。安德鲁的妻子劳拉低沉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们很悲伤。”在谈及已经十年的伊拉克战争时,这对夫妇说,人们对这场战争确实很迷茫,很多人已经开始“忘记”。他们承认战争造成美国经济“很糟”,也死了不少人,但安德鲁坚持认为,战争使得伊拉克人民从一个独裁者统治中得到“解放”。

  正如安德鲁夫妇矛盾的心理一样,10年前的伊拉克战争仍是美国争论最大的问题。美国盖洛普最新的民调结果显示,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十年后,53%的美国人认为战争是一个错误,但是仍有不少美国人并不这样认为,特别是大部分共和党支持者依旧表示赞同。从战争10年来的历次民调结果来看,战争开始和战后最初几年,多数美国民众是支持对伊拉克开战的。从2005年8月起,美国反对战争者比例开始占多数,反战的比例在2008年一度达到了63%。但直至现在,仍有66%的共和党支持者认同这场战争,理由就是“把伊拉克从独裁者统治中解放”出来。不过,曾经一度自认为被“解放”的多数伊拉克人如今却不这样认为。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有“大锤男”绰号的卡杜姆•贾布里的经历了。只要10年前看过当年对伊战报道的国际媒体,一定记得美军攻克巴格达后,在位于市中心“天堂广场”上的萨达姆雕像前,一位体型彪悍的中年男子,手举大铁锤,奋力猛砸雕像的经典景头。这位男子便是卡杜姆,他如今再次成为伊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10年过去,卡杜姆已经52岁,他说:“当时,我痛恨萨达姆,可我没有想到的是,当年我们只有一个独裁者,现在却有了100个独裁者”。在卡杜姆看来,美国人和现在的伊政客应该为伊拉克每况愈下的现状“埋单”。他强调说:“美国人是始作俑者。现在,伊拉克情况越来越坏,我们没有希望,国家看不到未来。”伊拉克不少人与卡杜姆有类似想法。工程承包商阿布海德尔对《环球时报》记者称,“许多人甚至怀念萨达姆时代的生活,那时贪污腐败没有现在这样盛行,更主要的是没有暗杀,没有汽车炸弹,虽然萨达姆对反对派进行镇压,但对普通百姓来讲是安全的。”

  伊拉克《晨报》副主编阿巴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卡杜姆的故事就是伊拉克10年来形势变化的缩影。伊拉克战争对美国是一种损失,但更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的伤痛。伊拉克现在仍爆炸不断,这种局面使饱受战争之苦的伊拉克人连“疗伤”的时间、机会和环境都没有。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伊拉克战争。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事件再次发生,是纪念伊拉克战争10年的意义所在。

  美英官方十分低调

  阿灵顿国家公墓第60区内一排排白色低矮墓碑上,死于伊拉克战争的标注已由原来的“为了美国的安全”悄然改为“自由伊拉克行动”。这一不动声色的改动有意无意地加剧着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误读与健忘。位于弗吉尼亚州美国国外战争老兵协会第9275分会会长鲍勃•史密斯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仍然表示,对于美国来说,推翻萨达姆是伊拉克战争最大收获,“独裁者正被美国一个个推翻”。但问题在于,这场战争太昂贵了。鲍勃说,布什政府2003年曾称伊拉克战争花费约为600亿美元,而从现在的统计来看达3万多亿美元,这是“导致现在美国天文数字债务的根源”。在论及开战理由时,鲍勃还争辩说,当时人们确实相信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伊拉克战争十周年之际,在众多一向敏感的华盛顿智库群中,只有美国企业研究所安排于3月19日以此作为谈论话题,显得形单影只。当《环球时报》记者与两家知名智库联系采访事宜时,一家杳无音信,另一家告“此时没有专家谈论此事”。当初积极支持参战的美英两国媒体如今却很少见到有大型专题报道,仅有一些回忆录和少许评论。《纽约时报》总编巴奎特称这只是因为“战争被讨论得过多,如果缺乏新意则不如不做”,拒绝承认是“不堪回首”而刻意回避的结果。

  虽然美英官方、智库和媒体有意无意地躲避着伊拉克战争十周年话题,但对这场战争,困惑与误解、“爱国主义”的炫耀与“政治正确”的挟持仍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并表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向。对多数美国学者来说,是否给美国带来好处成为判断这场战争的标准。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称,与这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相比,“它所带来的好处实在少得可怜”。不过,一个叫艾里克的网友则称,伊拉克战争最大的教训之一是,当你是世界最强大国家时,进入战争很容易,但摆脱战争却极难。美国经常以传播民主证明伊拉克战争的正义,但目前的伊拉克与民主大相径庭。

  伊战决策者仍未“认错”

  美国《赫芬顿邮报》称,对这场战争,我们最应反省的是如何走向战争的?媒体扮演了何种角色?延续至今的后果是什么?文章称,在越战结束后的十多年,那些曾把美国引向灾难的人很识相地退出公共舞台,但在“至少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过后,“出现了一种对这一当代影响最大决策的误判的奇怪赦免和失忆:切尼、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赖斯等人,以及包括媒体主战派的其它人,仍在毫不愧疚地提供他们的判断。”《波士顿环球报》文章则称,10年后,美国人因伊拉克战争的代价而滋生孤立主义情绪,开始对海外军事干预本能厌恶。但文章认为“孤立主义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仍需要美国的领导”,只是“应力求寻找战争以外的创造性方式去影响世界”。

  加拿大《多伦多星报》文章称,10年后总结伊拉克战争,会发现最大的代价不是死亡人数或金钱付出,而是美国公信力的下降,因为“自伊拉克战争中布什撒谎后,在华盛顿几乎没有任何一方会相信另一方说的任何东西”。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9日发表题为“伊拉克战争——美国对外政策的彻底失败”的文章称,美国向伊拉克强推自己的民主自由价值,但伊拉克人除了动荡外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可以说,美国此举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造成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动荡。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李伟建1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伊战后,伊拉克从形式上建立起“刺刀下的民主”,但战争已然打开盛满错综复杂的宗派矛盾的潘多拉魔盒。因为伊战的突至,伊拉克人已经且还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去寻找新的平衡,去建设新的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李伟建认为,上述情况,对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发生“阿拉伯革命”的中东国家都是一种启示。李伟健认为,冷战结束后,余波在中东未了,这个区域逐渐脱离全球化步伐,陷入一种地区模式。与此同时,国际环境的变化,也是对美国的警示和惩戒。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3月20日《环球时报》)

  链接三:约瑟夫•奈看伊战10年:小布什政权败笔一个

  约瑟夫•奈

 

  10年前,由美国领导的联军发动了一场针对伊拉克的有争议的战争。这一决定对过去的10年造成了什么影响?如今人们对这场战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吗?

  好处少得可怜的战争

  乐观的分析家们所强调的是萨达姆政权已被推翻、伊拉克建立起了一个民选政府、该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如今已达到了9%,而且石油出口已经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而持怀疑态度的人则反驳说,把伊拉克战争与“阿拉伯之春”联系在一起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2011年春发生在突尼斯和埃及的运动有着自己的诱因,而且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一些言行非但未能促进民主的进步,反而使民主在该地区信誉扫地。

  萨达姆•侯赛因被推翻固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但是如今的伊拉克暴力横行,该国政府的宗派色彩非常强烈,而且在全球174个国家的腐败排名中,伊拉克位居第169位。在这些人看来,与这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相比,它所带来的好处实在少得可怜:超过15万伊拉克人以及4488名美国军人在战争中身亡,战争的成本总计在1万亿美元以上。大部分美国人认同后者的观点,而且这一点正在影响着美国的外交政策。未来10年,美国再对另一个国家发起占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战争理由经不起推敲

  虽然目前就对这场战争的长期影响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人们仍可以对小布什展开这一冒险行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他当时提出了发动战争的三大理由。

  第一个论据是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美国大部分民众都十分天真地相信了这一说法,而事实上这一点从未得到过证实。

  第二个论据:用一个民主的体制来取代萨达姆将有助于改变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环境。美国许多新保守主义的要员们在正式上任前都呼吁要在伊拉克进行政权更迭,但在其任期之初却未能把这一愿望变成政治现实。于是他们急于利用9•11事件为他们带来的这一良机。小布什经常会提到政权更迭对于自由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为占领伊拉克所做的准备方面,小布什政府并没有精心谋划。

  第三个论据是要阻止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一直藐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而且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已经明白无误地要求巴格达方面废止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否则将遭到武力干涉。尽管后来的事实——核查人员们没有找到任何此类武器——证明小布什在这一点上搞错了,但许多国家还是认为萨达姆当年一定发展过此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真正谨慎的做法是应当给核查人员更多的时间。

  历史不会青睐小布什

  小布什表示,历史终将证明他所做的是正确的,而且他还经常把自己比作哈里•杜鲁门:由于发动了朝鲜战争,杜鲁门在总统任期结束时民调的支持率很低,而到了今天他却被看作是一个好总统。不过,类似的宽容能否在小布什身上再度显现却是一个大问号。

  杜鲁门传记的作者戴维•麦卡洛认为,至少要在50年之后才能对一个总统的任期作出正确的评估。然而,在杜鲁门下台十多年之后,马歇尔计划以及北约等都相继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而小布什却没有任何能与此相媲美的功勋来弥补自己在伊拉克问题上的败笔。

  即使一些偶然的事件使得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在未来10年里出现了好转,历史学家仍会对小布什的决策过程及其行事方式提出批评。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3月16日法国《费加罗报》)

  链接四:民调显示:过半美国人认为伊战“错误”

  美国队洛普咨询公司今天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人认为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

  这项在3月7日至10日对1022名随意选取的成年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在美国发起“自由伊拉克”行动10年之后,53%的美国人认为国家“向伊拉克派遣战斗部队是犯了一个错误”,42%的人认为这没有错。

  盖洛普咨询公司2003年开始进行这项调查以来,参与者对伊拉克战争的反对态度最强烈的表达是在2008年,反对率达到63%。虽然美国人最初是支持战争的,最初几个月的支持率超过了70%,但2004年起这一趋势发生了转变,2005年起大部分人都认为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

  这次是自2011年12月美国从伊拉克全面撤军以来盖洛普咨询公司进行的首次调查。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3月18日埃菲社华盛顿电)

  链接五:伊拉克战争重创美国影响力

  每当人们说起伊拉克战争的代价,他们就会谈到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尘埃中碎成齑粉的数千亿美元,以及伊拉克、美国、英国、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公民洒下的鲜血,还有许多灰飞烟灭的生命。这场冲突不可能顺其自然地结束。

  2002年,在小布什治下的白宫开始大肆鼓吹入侵伊拉克之际,其他国家仍然沉浸在9•11事件以及随后的阿富汗战争的恐怖阴影中。

  然而,出兵的前提是危险而荒谬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能在45分钟内部署好导弹对准英国在地中海的军事基地,而其中最绝的理由就是,萨达姆和“基地”组织通力开展行动,并且有证据显示这二者之间存在联系。

  尽管中情局说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并无关联,但白宫官员和其他新保守主义者还是言之凿凿,直到多年以后,解密文件最终揭开了真相。美国享有的国际支持减少了。

  一旦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动空手而归,小布什政府便开始在出兵伊拉克的理由问题上改口。一开始的理由是要宣布暴君倒台,并要宣布在中东建立了一个真正的阿拉伯民主国家,后来却变成要营造足够稳定的安全环境,以供四分五裂的伊拉克政客填补本国的空白。

  最终,在伊拉克战争十年之后,全世界对伊拉克战争进行思索,认为这一战争导致了如下后果:

  超过一百万名伊拉克难民流散到世界各地,伊拉克国内有超过三百万人流离失所,他们被赶出自己的家园,被迫逃离教派暴力冲突。

  整个中东地区的外交和安全联盟破裂,这对美国及西方战略利益的局面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在大夙敌(萨达姆)死亡后,伊朗更加有恃无恐,目前拥有更大的地区影响力。

  美国在巴格达、迪亚拉省和拉马迪的街头被民兵组织修理了多年,它在中东北非地区颜面尽失,作为军事超级大国的形象也受到损害。

  阿布格里卜虐囚丑闻、哈迪塞惨案以及其他违反美国军纪的行为让美国政府无法在伊拉克开展“赢得民心”的行动,还令美国为稳定该地区所做的多年努力付之东流。

  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而它根本不应该拖这么多年。美军在巴基斯坦发现并杀死“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后,阿富汗战争的最初目标(即干掉拉登)便不复存在。塔利班也卷土重来,在美国没能赢得民心的许多地区,塔利班有可能重新夺回控制权,而美军大部队将于明年撤离阿富汗。

  但是,当时执意开战的前官员和鹰派人物到现在也不知悔改,他们纷纷推出回忆录,张口闭口就是伊拉克战争的成功,尽管这场战争的真正代价落到了美国人身上——数千名美国军人丧生,身后留下众多遗属,还有数十万名美国军人受到病痛困扰。

  如果美国想对伊拉克有任何影响,都必须搞定一个人。这个人的行事风格更像是他的前任独裁者,而不像是一个怀有民主愿望的人。这个人不遗余力地昭告世人:任何国家——不管是美国还是伊朗——都不能命令他做什么。资深驻外记者内德•帕克对马利基的描述令人叫绝。他详细讲述了这位伊拉克现总理是如何巩固大权的——此人组建起令人生厌的政治联盟、成立了一个只听令于他的新安全指挥部、恐吓他的对手,并逮捕那些与他对抗的人。马利基还曾对四面楚歌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表示支持。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39期,摘自2013年3月18日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