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旗军事

“呼风唤雨”:气象武器知多少

时间:2017-02-22 11:20:51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孙立华 李崇银

据气象学家预测,一个强雷暴系统的能量相当于一枚250万吨当量的核弹爆炸,即使是部分使用,也会产生巨大的作战能量。据外媒报道,美军正秘密研制一种在特定环境中诱发巨大自然力的新型武器。这种武器所造成的危害可达到甚至超过任何一次大型核爆炸所造成的破坏。

一是改变气象条件。二战以来,美军一直在进行“人工影响气象”的研究。在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期间,美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此后,美军先后进行过数十个秘密气象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制造地震的“阿耳戈斯”计划、制造闪电的“天火”计划和制造飓风的“烈风”计划。西班牙《起义报》曾揭露美军在阿拉斯加半岛上进行“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该项目的负责人伯纳德·伊斯特兰设想,通过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不仅可以为美军潜艇提供先进、便捷的通信系统外,还可以导致地球气候环境的异常。

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人类已掌握了20多种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其中可以起到战术武器作用的主要有人造洪暴、人造干旱、人工造雾和消雾、人造寒冷酷热、人工控制雷电和人工引导台风等。1968年,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空军基地被浓雾笼罩,装载数百吨军用物资的运输机难以起飞。美国国防部采用人工消雾技术,向空中撒播消雾药剂,使大量细小的雾点迅速凝结,变成雨点降落地面。大雾很快退去,185架飞机得以安全起降。

二是改变地壳运动。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聚集体,在地下沸腾的熔岩中贮存着巨大能量。假如这些能量突破地壳的限制,就会引发地震、山崩等破坏力巨大的灾害。地震武器就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下,采用地下核爆炸和非核爆炸等手段,人为地诱发或制造地震灾害,从而达到一定军事目的的特种武器。美国和前苏联从20世纪中期开始试图研究地震武器,取得了一定进展,不仅进行了地下核爆炸触发地震试验,而且还进行了非核爆炸诱发地震的研究。

三是改变海洋条件。目前,海洋武器的军事潜力已令少数海洋大国的军事家惊叹不已。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海啸武器、海幕武器和巨浪武器等。自然界中,危害性较大的海啸通常是由地震引发的,当地震发生时,地壳两个板块在海底移动并互相摩擦,上移板块上面的海水会突然隆起,下移板块上的海水则突然下沉,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巨大的水位差,从而引发海啸。据有关资料显示,里氏6.75级以上的地震很容易引发海啸。而随着地震武器技术的成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海啸武器必定会以全新面目走上战争舞台。

对于军舰和海洋设施以及登陆作战来说,风浪是一种不可小视的重要因素,巨大的风浪常常导致舰毁人亡,军事设施毁坏。因此,利用风浪和海洋内部聚合能可使大洋表层和深层产生海洋潜潮,从而造成敌海军舰艇、水下潜艇以及其他军事设施的倾覆和人员死亡。

美军认为,巨浪武器还可用于封锁海岸,达到扼制敌军舰出海进攻之目的。不过,到目前为止,真正引起巨浪的方法尚未问世,只是引发了一些小浪级的浪涛,这也算得上是巨浪武器运用的前兆。

四是改变生态环境。生化型气象武器的研制相对容易,也是潜在危害最大的一种武器。它是一种利用生物或化学药物等方法,对敌方的土地、农作物、环境等造成生态破坏,从而间接达到战争目的的武器系统。如化学雨武器就是从早先的气象武器演变而来,它主要是通过向敌方地区撒播能阻止地球表面散发热量的化学物质,使敌国的大地变成干燥的沙漠,导致生态环境变化;通过人工降雨、降雪,雨雪中带有化学药剂,以腐蚀对方的武器装备,甚至杀伤敌方人员,破坏生态环境等。据悉,一种新型的激光制导燃料空气弹爆炸后,顷刻间可将目标区内的氧气全部吸收掉,使躲藏在隐蔽处的人员窒息身亡。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能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的“电磁射频武器”悄然“浮出水面”。这种武器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向天空中发射强大的极低频电磁波,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阻断层,使高空的气流改变路径,并将影响气候变化的气流前锋阻断,从而造成气候异常,出现连年干旱和洪涝灾害。(孙立华)

纵观风云变幻 掌握战场胜机

李崇银

res04_attpic_brief.jpg

上图:恶劣气象环境对未来海战将产生巨大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现代化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使用,新战场、新装备对气象环境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依据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军事气象环境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化作战保障能力。

作者简介:

李崇银,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工大学教授。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动力学委员会主任、国际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主席等。长期从事大气科学领域的战略规划和项目评审工作及热带气象学、动力气象学和气候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对我国动力气象学和气候动力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军事气象环境如何影响作战行动

气象保障历来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二战中利用气象条件的战例很多,特别是英法联军诺曼底登陆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的作战时机选择,就是典型案例。

信息化时代的战争及其高科技武器装备都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只有气象条件与高科技武器装备紧密配合,才能使武器装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起到“倍增器”的作用。相反,如果气象保障不到位,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例如,巡航导弹如果没有对流层低层环境条件的保障,将有可能变成“无头苍蝇”。

对于航空部队来讲,尽管各种飞机的性能都在不断提高,有的还被称为“全天候”,但是起飞、降落及空中飞行都需要气象条件的保障,雷暴、大风、能见度和空中结冰等对飞行安全有严重影响。各种类型导弹在对地打击中的弹着点精度十分重要,但导弹的末端制导方式绝大部分都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要实现精准打击,就需要了解清楚所要打击地区的气象环境情况。

精准气象预报对海上作战至关重要

近几年来海上军事斗争愈加突出,我国安全形势和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海上军事斗争的准备,当然也包括军事海洋环境条件保障的准备。在军事海洋环境条件保障中,除了海洋的温、盐、流、浪和声等物理海洋环境条件外,海洋气象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重要的是现代战争对海洋环境条件的依赖比较多,而根据信息化战争和联合作战的需要,军事斗争准备对发展气象、海洋和空间环境一体化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急切需要大力提高军事海洋环境保障的科学技术水平、提供全球准确有效的海战场环境保障,大大提高我军的海上作战能力。

航母战斗群的气象环境保障是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新需求,要在高起点上通过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构建起我们自己的海上战斗群气象环境保障体系,为我军海上活动和各类作战平台、作战武器系统的运用提供多尺度、多要素的大气海洋环境预报保障,满足我军海上活动和作战的全面需求。

在海洋大气环境中,受到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影响,会出现一种“大气波导”现象,尤其是蒸发波导会显著改变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范围,从而会显著影响雷达、无线电通信、无线电制导等电子系统的作战性能。特别是大气波导所引起的所谓“超视距”和“雷达盲区”特征,对于海上军事活动有重大影响。在信息化时代,电磁对抗异常激烈,我们必须研究、认识和有效利用海上大气波导特性,提高海洋气象环境保障能力。

加强临近空间环境监测预报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局部高科技战争的试验,美军已得出结论:“空间天气是军力倍增器”“要捍卫太空活动能力,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那里的情况”。显然,空间的竞争和争夺必然是各国军事战略的重要方面,空间安全将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国家安全领域之一。而空间天气保障能力也就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新竞争点,成为提升军事实力的重要方面。

在整个空间天气保障中,近几年来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更进一步提出了临近空间环境的问题,非常值得重视。所谓临近空间是指20~110公里的空间范围,因其距地球表面很近,又与对流层有明显不同,因而得名。它包含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的底部,其中既有大家熟知的臭氧层,还有电离层。在临近空间中的一些装备不仅可以完成部分传统航天装备和航空装备所不能实现的作战任务,更能扩展其原有作战能力。

因此,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临近空间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正在大力加强临近空间武器装备的研发,以及相应的临近空间环境探测和预报研究。

临近空间环境及其变化的预测预报是一个比较新的需求,主要包括临近空间环境资料的获取,特殊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基于物理过程的统计预测预报方法研究以及临近空间环境的数值模式研发和预报试验等。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