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旗民生

沈文朋:经方一剂治愈小儿厌食汗出不止

时间:2017-08-10 10:14:01  来源:  作者:沈文朋

    我的成人学徒潘小姐带着3岁多的儿子过来看病,几天前发烧感冒,我到外地出诊,她就带着儿子到医院找专家看,觉得现在还有不少问题,就来找我诊治。

    潘小姐和保姆都说小孩没有发烧,只是汗出不止,喝水比原来稍多,两天不吃东西,精神力气尚可,大便略偏烂。我用手背一摸小孩额头,还是有微热,只是有汗出,体温就没那么高。喉咙痛,鼻塞,舌体红,舌面草莓粒很多,脉洪大。

    小孩的病相当不好治,因为不善于表达,用药不能过猛。史上大医张介宾:“ 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

    此为原来的医生误治所致,发汗太过了。原来的医生用麻黄汤退烧,不对证,小孩是湿热底子,用麻黄汤根本就是错误的。为什么能有所退烧呢?因为发汗太过,汗出不止,有降温作用。本来用麻黄汤会烧更高,为什么有所退烧呢?方子中加了很多生石膏,这样就严重伤了小孩的脾胃,最后导致表虚,汗出不止。

    《伤寒杂病论》就告诫说,用麻黄汤,覆取微似汗。服桂枝汤原取微似有汗,若汗出如水流漓,病必不解。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此乃医之大忌,此医生却不知。

    【《伤寒杂病论》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入参汤主之。(26)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

    【解说】本方用于阳明热盛,津伤气耗之证,或暑病见气津两伤者。其特征是:在白虎汤证基础上突出烦渴不解,脉大无力之证,或兼见

    背微恶寒等。在白虎汤中加人参,既清阳明之燥热,又能益气生津,一举两得。

    这样我就确定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治。为什么这小孩大便偏烂不是《伤寒论》的“热结在里”,也没有“欲饮水数升”,因为医生用石膏伤了胃,脾虚化水能力变差了,就不会太渴,也没有热结在里。这就是辩证之难所在,大部分病跟典型的症状有相当差别。

    一见厌食就用一味用鸡内金、麦芽、山楂之类的健胃消食药,一见汗出不止就用麻黄根、浮小麦之类止汗敛汗,往往容易治出问题。中医辩证论治得抓住主要矛盾,牵牛鼻子,不然可能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伤身体。

    中医治法:清热泻火,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知母9克 石膏10克(碎,先煎15分钟) 甘草(炙)3克 粳米12克 生晒参3克淡竹叶8藿香6(后下)辛夷10板兰根10桔梗10。先抓一剂。

    用药两三小时就基本恢复了胃口,第二天正常吃饭。尚有鼻塞,以其他药善后。

    白虎,西方金神也,主治在肺,并非专属阳明。兹之加人参者,则治在阳明胃矣,按经文于白虎汤证,并无一言及渴,而加人参方中,或曰口燥渴,或曰大烦渴,或曰渴欲饮水数升,此多得之汗吐下后,内热未除,胃液垂涸,故加入人参于白虎汤中。是移清金涤热之功,转而为益胃滋干之用。庶几泻子实而补母虚,两收其利。

    再按白虎汤证主散邪涤热,故不宜加入人参,留恋邪气,此加人参,用以救垂尽之胃气,故宜人参益胃,而白虎乃得协成其清热止渴之用。

    古圣立方,一药岂轻加哉。

    用药如用兵,中医太博大精深,得花很多精力才能更加准确辩证,对证用药。不是读了几年中医药大学或成了中医专家教授就能很好掌握驾驭真正的中医的。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